妈妈|小小的宝宝有大大的心机?科学家为婴儿哭闹求抱抱平反,并非撒娇

宝宝在一岁前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饿了、尿了就用哭声来告诉妈妈,该来管管我了。可是有的时候,宝宝明明吃得饱饱的,干干净净一切都很好,他也会哭起来,妈妈把他抱在怀里,就立刻停止了哭声。
我们就说,这孩子有心眼了,在撒娇要抱抱。小小的孩子,却有大大的“心机”,妈妈难免会这样“责怪”孩子。

妈妈|小小的宝宝有大大的心机?科学家为婴儿哭闹求抱抱平反,并非撒娇
文章插图

我有一个朋友,孩子四个多月了,她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做家务和一些零活,所以孩子有时候哭,她就让孩子哭,还说小孩子吃饱了哭着玩锻炼肺活量,这就相当于体育锻炼了,孩子身体更棒。一岁以内的婴儿,只要吃饱了,没有尿床,哭就是在调皮,很多家长就是像她一样想的。
科学家为婴儿“平反”,婴儿哭闹求抱抱,其实不是在撒娇,而是一种本能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当婴儿的情绪很烦躁的时候,妈妈把孩子抱在怀里30秒并且来回走动,孩子的心率就开始变得平缓,身心就开始放松下来了。妈妈的怀抱,带给孩子天然的安全感,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妈妈|小小的宝宝有大大的心机?科学家为婴儿哭闹求抱抱平反,并非撒娇
文章插图

就是刚刚出生的婴儿也会用自己的小手去尽可能抓住身边的人,来带给自己安全感,孩子需要妈妈的怀抱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就像小猴子跟着妈妈,抓着妈妈的胳膊,趴在妈妈的背上更安全是一样的。
那么孩子哭闹求抱抱,家长是把孩子抱起来更好,还是让他哭一会儿更好呢?
心理学家李玫瑾也曾经说过,孩子在一岁前,如果哭闹的话,父母最好去抱一抱他。孩子在一岁以前哭闹,并不是父母拥抱孩子,并不是纵容孩子任性,父母的怀抱让孩子的情感得到满足,表达得到回应,对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建立都是有好处的。

妈妈|小小的宝宝有大大的心机?科学家为婴儿哭闹求抱抱平反,并非撒娇
文章插图

婴儿总是在一天天长大,即使是一个小婴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哭闹,我们也要分阶段用不同的方法安慰和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依恋关系。
0~3个月的宝宝生理性哭闹。
宝宝在0~3个月大的时候,并不会对妈妈有依赖感,他们哭泣大多数时候是属于生理性哭泣,饿了、尿了,或者是无聊了。这时候,我们家人都可以去照顾宝宝,把孩子喂饱,换干净就好了。

妈妈|小小的宝宝有大大的心机?科学家为婴儿哭闹求抱抱平反,并非撒娇
文章插图

如果孩子是无聊的哭闹,我们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和他互动一下,妈妈用手抚摸宝宝的背部,晃晃晃宝宝的小手,亲亲宝宝的小脸蛋,妈妈的这些行为会带给宝宝安全感,宝宝就不会再哭了。
3~8个月的宝宝,会因为分离焦虑哭闹。
孩子在3个月以后,就开始熟悉身边人的模样、声音、气味了,并且会对平时照顾自己比较多的人产生依赖感,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宝宝开始认人了。宝宝在这个年龄阶段会比较黏人,喜欢让妈妈抱着,不愿意让陌生人接近,发现妈妈不在身边,就会哇哇大哭大闹。

妈妈|小小的宝宝有大大的心机?科学家为婴儿哭闹求抱抱平反,并非撒娇
文章插图

宝宝因为分离焦虑的哭闹,需要妈妈和孩子多沟通,时间长了,孩子就会知道,妈妈只是暂时离开,时间到了就会回来的。
妈妈不要以为宝宝听不懂我们说话,可以每天在上班之前和宝宝告别,告诉他妈妈去了哪里,去做什么,慢慢宝宝就会习惯了。妈妈不要害怕宝宝哭闹就总是偷偷地出去,这样孩子的情绪会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