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大人未被疗愈的,都会传给孩子

心理学研究发现 ,
一切大人未被疗愈的 , 都会传给孩子!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理地图 , 我们在它构建的世界里思考着、觉察着、体验着、生活着 , 或许我们从未想过自己的心理地图里是否有着“错误路线” , 而在原生家庭有这样一个奇妙的现象 , 如果我们没有把属于我们自己心理地图的“错误路线”修正 , 那么它将很容易继续在我们孩子一代的心理地图中延续......
父母过去在孩子身上安装的程序都是旧的 , 有些甚至是极具破坏性的 , 旧的系统只能适用于旧的软件 , 无法兼容更高级的软件 , 思想病毒轻则阻碍我们成功 , 重则造成我们''死机''!
一切大人未被疗愈的,都会传给孩子
文章图片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 ,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 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 , 有爸爸妈妈 , 也许还有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 不要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改变的借口 , 因为 , 你的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 而作为父母请你一定记得: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在重新创造一个文化 。 过去不对的事情 , 不要持续下去;过去好的经验 , 要把它传承下去 。 你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家庭幸福 。
什么样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最好?
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 , 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 , 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尊重是最深层次的爱!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 , 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 。
如果孩子对其中一方的连接有所缺乏 , 将会让孩子感到空虚遗憾 , 而最令孩子难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除另一方 , 那就像自己内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样 , 结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
“你爸爸是懒惰、不负责的人 , 你以后不要像他一样!”
“你妈妈死爱钱 , 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
“你妈妈爱唠叨 , 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唠叨!”
一切大人未被疗愈的,都会传给孩子】“你妈妈都不顾家 , 你以后千万不可以像她一样!”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肯定会出现这些行为:懒惰、不负责、死爱钱、爱唠叨、不顾家 。 为什么?因为他心里强烈需要和他的父母连接 , 但有关他爸爸/妈妈的信息却全是负面信息 , 他当然只能跟这些信息连接 , 做出相同的行为来满足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 。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既然与父母连接是孩子天生的心理需求 , 那就提供更多积极正面的信息来满足孩子连接父母的需求 。
一切大人未被疗愈的,都会传给孩子
文章图片
“孩子你真了不起 , 你和你爸爸一样真聪明!”
“你和你爸爸一样讲义气!”
“你和你爸爸一样人缘儿很好!”
“你和你爸爸一样很孝顺!”
“你跟你妈妈一样很善良!”
“你跟你妈妈一样很有爱心!”
“你跟你妈妈一样喜欢学习!”
“你跟你妈妈一样做事很认真!”
不只是称赞孩子 , 重点是称赞孩子“像爸爸”“像妈妈”的地方 , 透过这种方式 , 孩子会朝好的信息方向与爸妈连接 , 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也会得到满足 。 要尊重另一半是孩子的爸爸/妈妈 , 并允许孩子和他/她连接:
“如果你像你爸爸 , 我会很高兴 。 ”
“如果你像你妈妈 , 我会很高兴 。 ”
当孩子连接的渴望被允许了 , 就不会那么强烈地在暗地里连接那些被否认的缺点 。 尤其是离婚的父母若能这样做 , 孩子必能有好的发展 , 他们会学到大人有时候会吵架 , 夫妻有可能会分开 , 但是他们却能承认彼此的位置 , 也承认对方的父母身份 ,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身教 , 也是莫大的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