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一个8岁男孩,用100块钱,揭开了大部分家庭教育的漏洞

中午到教室,看到教室后面有几张纸屑,就弯下腰顺手捡起来,就在准备往垃圾桶扔的时候,发现了一张发皱的“与众不同”的红纸,伸开一看,原来是一张百元大钞。很明显,这是孩子丢的,一百块钱可能对大人来说不算什么,对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绝对不是小数。等孩子们都到齐后,我迫不及待的问到“今天谁丢了钱?”等了好一会儿,坐在教室后面的小M同学,慢慢地吞吞地站起来,“老师,我丢了一百块钱。”“你带100块钱干什么?”我的话刚一出口,旁边的孩子七嘴八舌地跟我“告起状”来。“老师,他拿钱买扑克了!”“老师,他买汽水了!”“老师,他买水枪了!”……从旁边同学的“状词”中,我才发现小M应该是不止一次地拿“大钞”来学校了。据我所知,小M来自农村,家里父母砸锅卖铁好不容易才把他送到城区学校来上学,希望他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没想到这个孩子却这样大手大脚地花钱。我刚要拿起电话联系他的家长,这时一个电话打了过来,正是小M的妈妈。“老师,请你问一下孩子今天有没有从家里拿钱?我家里少了一百。”我说:“你抽空来学校一趟吧!”当天,小M的妈妈就赶到学校和我做了交流。原来一直以来孩子就有这个毛病,随随便便从家里拿钱。有时,说学校要求买这个那个,反正编一串理由问妈妈要钱。



攀比|一个8岁男孩,用100块钱,揭开了大部分家庭教育的漏洞
文章插图

出了这个问题之后,我觉得孩子确实不应该。其实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问题,但这种问题的出现归根揭底在哪里呢?在我看来,就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
有句话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在教育界应该算是一句“名言”了。这两句话当中,我觉得落实地最好的应该是前半句“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都是无限地满足,生怕苦着孩子。而“乱花钱”就是孩子要求中的其中一个,而这个却很容易被家长忽略,总觉得现在物质条件好了,收入水平高了,孩子花点钱没什么。他们不知道这样的观点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什么?说白了,其实这就是家庭教育当中的漏洞。很多父母没有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如果不相信,那么爸爸妈妈们看看你们或者是孩子有没有以下行为
爸爸妈妈把零花钱随便放在家里的任何一个地方。
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大手大脚地买一些用不着的东西。
爸爸妈妈经常给孩子买零食。
爸爸妈妈经常给孩子买玩具。
爸爸妈妈给孩子举办隆重的生日宴会。
孩子不经过爸爸妈妈的同意随手就拿零花钱。
孩子经常和其他同学攀比,比名牌,比爸爸妈妈开什么车。
孩子的作业本、笔等文具没有用完就不用了。
孩子花钱得不到满足就发脾气
……



攀比|一个8岁男孩,用100块钱,揭开了大部分家庭教育的漏洞
文章插图

爸爸妈妈们,看看你的家庭中是否存在以上现象?如果存在,说明在引导孩子的“金钱观”方面是存在严重失误的,只是自己不觉得而已,但这确实是家庭教育的漏洞。
如何对待孩子乱花钱的问题,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一、引导孩子知道“钱”的来之不易
现在很多孩子并不知道家里的钱是怎么来的,总觉得凡是自己要爸爸妈妈就给,自己想买什么东西,爸爸妈妈都给买,所以觉得家里很富裕,很有钱。父母应该引导孩子知道每一分钱都是爸爸妈妈的血汗钱,每一张钱都浸透着爸爸妈妈的汗水。父母在孩子面前应该学会“装穷”。在花钱的时候,父母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不要大手大脚地花钱,在花钱方面父母应该做到“畏首畏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