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孩子在家是“霸王”,出门就变“怂”,家长们别不当回事
涛涛在幼儿园里受了欺负,一见到放学来接自己的妈妈就开始哭诉了。妈妈听完后训斥孩子:“你的本事呢?你不会还手呀,不会给老师说吗?在家里称王称霸的,在外面怎么变得这么怂,你就是“窝里横”行!”
孩子一听,妈妈丝毫没有袒护自己的意思,开始捶打妈妈,拽妈妈的衣角。妈妈很不耐烦地甩开孩子,涛涛反而趴在地上不起来,哭闹给妈妈看。
文章插图
其实像这样的孩子还真不是少数,在家里就是“小皇上”,但是出了门后,变得啥也不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背后的原因,我们做家长的得好好地反思一下了。
像是这样横行霸道的孩子,在家里肯定有无限宠溺的爸爸或者妈妈,要不就是隔辈的爷爷奶奶。是因为在孩子的心里,家是安全的,家人会包容会迁就他。想要什么或者做了错事,家人会满足会原谅,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心理。但是对于外面,就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没有安全感,就是变成一出门就变“怂”。
文章插图
当孩子在外面受挫,心理上没得到满足的时候,回到家就会把情绪发泄给家人,造成了在家里蛮横,在外面忍气吞声,也就是“怂”。
还有一类孩子是家庭的过度溺爱,凡事都是家长给解决,久而久之,孩子对家长就形成了过度的依赖。当孩子在外面遇到问题时,孩子第一想到的就是家长,而不是想这件事自己可不可以独立解决。
文章插图
作为家长,在孩子寻求帮助的时候,如果用言语打击孩子,如“你看人家谁,你要是有人家的一半胆量,我也就知足了”“你天生就是那种不争气的孩子......”等等,时间久了,孩子就更加没自信,在外交往就会变得小心翼翼。
其实孩子本身也很委屈,在家强势,家长不喜欢。在外软弱,会被欺负。但是这种性格,真的不是孩子自身想要的。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家长们怎么引导,怎么教育,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文章插图
1、学会拒绝孩子,坚持原则
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说:孩子6岁之前,家长要学会对孩子说“不”。因为3-6岁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
她认为:孩子3岁之前哭闹,是因为疼痛。3岁以后孩子的哭闹,是有目的性的。他是要通过哭闹,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时家长对孩子一些无理的要求,要学会温和而坚定地拒绝。
1)不要对孩子打骂,孩子有情绪需要释放。
2)不要对孩子进行说教,他听不进去,他只是想让你妥协。
3)不要远离孩子,他哭闹的时候,你就看着他闹,让他平复情绪,但是别把他丢一边(他看不见你很没有安全感,另外孩子看不见大人一着急就会乱跑)
当孩子停止发泄脾气后,你要明确地告诉孩子,有话好好说,哭闹是没有作用的,解决不了问题。
文章插图
可以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但不是毫无原则。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爱他,但是不代表事事都依着他,该有的规矩是要有的。
2、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和属性
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如果你给孩子负面的属性,贴上不好的标签,孩子就会慢慢变成你所说的那样。
- 家长|李玫瑾:身上有这3个特征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不是“学习的料”
- 原生家庭|只要家里不是很穷,就别在孩子面前做这两件事,否则自卑伴随一生
- 零花钱|当父母说“太贵,不能买”时,对孩子的伤害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大
- 哈佛研究发现:这6种行为会让孩子大脑“变笨”,父母别大意了
- 孩子|为什么中国人养孩子那么累?7大原因,你中了几个?
- 独立能力|幼儿园老师直言:第一天上学不哭的孩子,一般来自于这3种家庭
- 情商|孩子这3种表现暗示情商低,想要孩子成才,就要及时帮他纠正
- 嗯哼|儿童“好习惯”养成对照表,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养成习惯!
- 家长|身上有这5个表现的孩子,上学后多半是“学霸”,你家占了几个
- 乐乐|什么家庭的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不会哭?高级幼师:无非是这些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