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孩子们最开心的就是收到压岁钱,能光明正大地拥有自己的“小金库”。不过,很多孩子会被父母要求上交压岁钱。那么,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压岁钱的所有权到底属于家长还是孩子?父母对压岁钱有没有支配权?
四川省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王敏法官带你一起关注压岁钱背后的法律知识。
压岁钱归谁?
压岁钱的所有权属于孩子
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魔,保佑小孩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既然压岁钱的本意是通过长辈给晚辈一定钱财寄予的美好祝愿,那么按照习俗,压岁钱属于孩子。
“其实法律也支持这个说法。压岁钱从法律性质看属于赠与的财产,孩子为受赠人,即压岁钱的所有权人。接受赠与是一种纯获利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无论孩子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都有权获得赠与。”王敏介绍,这就是说压岁钱的所有权一直属于孩子。
王敏进一步解释,民事权利能力与年龄无关,民事行为能力才与年龄有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将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十八周岁智力正常的成年人以及特殊情形下年满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这一类;第二类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即八周岁到十八周岁之间的未成年人;第三类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即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八周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一个分界线。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因此,在孩子不满八周岁的情况下,孩子的压岁钱应当由孩子的法定代理人即监护人代为管理。在孩子八周岁以后到成年之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按照法律规定,在这个年龄段期间,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辨认识别能力,可以独立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大家可以这样理解,压岁钱的所有权属于孩子。八岁前,家长可以代为管理。但是从八周岁起,孩子可以独立支配一定额度的压岁钱。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代为管理并不意味着拥有任意的支配权。”王敏说。
父母对孩子压岁钱有没有支配权?
在孩子18岁前有管理和追认的权利
关于父母对孩子的压岁钱有没有支配的权利?王敏介绍,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父母有一定的支配权。但是关于压岁钱的花销,必须都是与该未成年人相关,父母不能用压岁钱单纯为自己消费。
《民法典》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王敏介绍,结合以上两条法律规定,可以理解为,八周岁以下孩子的压岁钱,由父母代为管理和支配;八周岁到十八周岁孩子的压岁钱,既可以由父母代为管理支配,也可以由孩子自己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应的花销。但是,如果孩子有用压岁钱购买大件用品或者大额打赏主播等行为,都需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或者追认才具有法律效力。“在孩子十八岁以后,家长就没有管理支配的权利了。”
另外,《民法典》第三十五条还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 喜欢遇事哭泣的孩子,与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什么不一样?
- 孩子|《变形记》中的16岁女巨婴:每日花销过万吃饭要人喂,如今咋样了
- 大姑小姑给我孩子五百块红包,我给她们孙辈的红包其父母不乐意了
- 家长|商贩提醒这种“肉”我不会让孩子吃,影响身高发育,还会变早熟!
- 黑巧克力|这5种家长认为的“健康食物”,少给孩子吃,很可能影响孩子发育
- 进行|普法 | 《未成年人保护法》守护少年的你——学校保护篇
- 孩子专注打游戏,2400元压岁钱被妈妈悄悄顺走,还以为丢掉了
- 什么|产妇刚生完孩子,婆婆的这一行为很暖心,网友:这婆婆真好
- 右脑|孩子发脾气时,有三个字,家长和他说了,比讲大道理管用
- 特征|孩子出现这4个特征,多半是被宠坏的迹象,很多父母却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