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型感冒|天气忽冷忽热 当心胃肠型感冒

天气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近期,我市胃肠型感冒患者明显增多。除了幼儿、老人,还有一些免疫力低下人群。“胃肠型感冒”有哪些明显症状?它跟胃肠炎、普通感冒如何区分,又如何预防呢?
文/采访人员 汪燕妮

【案例】
一岁娃发烧呕吐伴腹泻 原来是胃肠型感冒
一岁多的童童(化名)发烧38.1℃,伴有呕吐、腹泻,精神也不太好,被家长送到厦门市儿童医院。经检查诊断,孩子得了胃肠型感冒。
据介绍,胃肠型感冒不仅有一般感冒的头晕、乏力、发热、四肢酸痛等症状,还有胃肠道方面的症状,如水样腹泻,可伴有胃胀、腹痛、呕吐,严重时会导致机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
厦门市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陈競芳说,这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常见病毒类型包括副流感病毒、乙流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近期中招的孩子多为一两岁的小朋友,喜欢出去玩,口罩却又戴不住,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分析:
呕吐很快会好 吐完四小时后喝淡盐水
胃肠型感冒的患儿吃了就吐,不吃会不会脱水?有些家长在孩子上吐下泻的时候,常有这样的顾虑。
陈競芳提醒,如果孩子是胃肠型感冒,呕吐一般是半天到一天就会好,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精神跟平时差不多、小便也不少,那问题不大,可以等孩子吐完4-6个小时后给他喝点淡盐水,或者是补液盐水。如果没有再吐了,可以给孩子喝点粥、面线等容易消化的食物,没问题了,就慢慢可以吃东西了。
【案例】
醒来喉咙痛以为感冒 喝杯水吐得干干净净
市民小黄说,之前都不知道有“胃肠型感冒”这个病。前两天,一觉醒来感觉浑身不舒服,喉咙也有点痛,以为是感冒了。起床后没吃早餐就喝了杯水,都吐得干干净净的,中午喝点粥还是吐,吃什么喝什么都吐,一天吐了五六次,吓得赶紧上医院,最后确诊为胃肠型感冒。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李铿说,胃肠型感冒是由腺病毒、杯状病毒等多种病毒通过呼吸道或者口的途径传染引起的病毒性感冒,以腹痛、腹胀、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而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发热及全身酸痛等感冒症状相对较轻。
释疑:
胃肠炎是细菌感染 普通感冒无胃肠道症状
据介绍,胃肠型感冒和急性胃肠炎,都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不同的是,前者为病毒感染,在胃肠道症状等基础上可伴有咽痛、鼻塞、咳嗽等感冒症状,而后者为细菌感染,发病前往往有不洁饮食史,多数患者不伴有感冒症状,但少数严重者也可能出现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可以通过血常规、大便常规检查来鉴别,胃肠型感冒上述检查一般正常,而急性胃肠炎则会呈现血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升高,粪常规可检出白细胞等细菌感染的表现。
那胃肠型感冒跟普通感冒的区别呢?李铿表示,普通感冒更多是集中在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咽痛、头痛等,没有胃肠道症状,而胃肠型感冒则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呕吐、腹泻等,伴随的感冒症状较轻。
如果家中有人得胃肠型感冒,注意卫生清洁,避免成人和儿童之间相互传染。
【提醒】
成人得病两三天可恢复
患儿症状无缓解得就医
哪些胃肠型感冒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呢?陈競芳提醒,胃肠型感冒属自限性疾病,成人通常2-3天即可恢复,儿童恢复时间较长,但如果症状严重者需要及时就医。
李铿提醒,如果出现腹泻、呕吐次数较多,有明显口渴、乏力、尿少、眼窝凹陷等脱水症状;四肢麻木继而乏力发作性软瘫等低钾血症等表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休克症状;发热38℃以上,腹痛明显,呕吐不止;腹泻、呕吐等超过3天无明显缓解等上述情况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