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过年守在医院“学吃饭”,吞咽障碍女宝变身“干饭小老虎”

喂养|过年守在医院“学吃饭”,吞咽障碍女宝变身“干饭小老虎”
文章插图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王双大夫为吞咽障碍小宝宝做训练。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4日讯(采访人员罗兰通讯员涂晓晨)“恭喜蔓蔓(化名)小选手,一步步脱离胃管,化身奶凶奶凶的干饭小老虎……无数个焦灼的日夜和春节留守武汉,守得云开见月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王双大夫在微信里,将掌声送给在协和金银湖院区儿科坚守一个多月的河南小家庭。10个月的小蔓蔓本周将出院,曾插着胃管、吃奶都极度困难的她,现在能大口吸吮,还抓着“小馒头”急着往嘴里送。王双提醒:喂养宝宝勿错过吞咽咀嚼关键期,出现呛奶、拒食、流口水等要排查吞咽障碍。
重症肺炎让宝宝不会吃奶了
小蔓蔓出生第4天,就因重症肺炎导致缺氧脑损伤,住院45天靠鼻饲喂养,出院仍不会吃母乳,冲好奶送到嘴里她不会吸吮奶嘴,却又饿得直哭。孩子爸妈讲述:后来慢慢用注射器喂还能吃一些,6个月大时喂120毫升奶得花几个小时,“清醒时根本不吃奶,只有迷糊的时候还能吃一些”,7个月大添加米粉等辅食时喂几口仍会呕吐。
网上联系到王双大夫后,小蔓蔓一家今年1月4日从河南来到协和金银湖院区儿科。入院时的小蔓蔓插着胃管、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生长落后。她在儿科接受治疗的同时,吞咽康复专家王双每天对她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 喂养|过年守在医院“学吃饭”,吞咽障碍女宝变身“干饭小老虎”】一个咀嚼动作要训练上百次
在儿科治疗3天后,小蔓蔓拔掉了胃管,尝试全部经口进食,随着治疗的进行,经口吮奶和吃辅食越来越好,逐渐达到全营养进食。王双分析:小蔓蔓出生后染重症导致吞咽功能不协调,长时间鼻饲喂养进一步造成废用性吞咽功能障碍。她制定了针对下颌、舌头、双唇等口腔运动以及吞咽运动的康复方案。
看似普通的棉签、压舌板、海绵棒等,在康复师手里都成为诱发口腔运动的有用工具。婴幼儿本该拥有与生俱来的吃饭技能却也并不简单,吮吸和吞咽由诸多神经支配的运动组成,涉及呼吸、消化、神经、运动四大系统,每一个动作链,都一环扣一环,错一点就可能呛咳甚至影响生命。
吞咽训练精细而持久,往往一个咀嚼动作王双要给孩子训练上百次。为了诱发宝宝的咀嚼,前期就要铺垫下颌运动、咬合、舌的左右运动搭配、研磨、舌的向后推进等等,这些动作要让不懂配合的小婴儿一一练习,才能完成一次咀嚼。同时为避免不良刺激带来抵触,还要不断变换治疗形式,有时会用不同味道、不同质地的食材刺激。
呛奶、吐食尽早排查吞咽障碍
蔓蔓爸妈悉心学习,已熟练掌握喂养技巧。他们的坚守获得回报,现在小蔓蔓一天能吃500毫升奶,十来分钟就能吃完一碗米粉,辅食也抢着吃,生长追赶上同龄孩子。
王双介绍,近些年来先天发育不良或小下颌、唇腭裂或颅脑损伤导致的婴幼儿吞咽障碍并不少见。她提醒说:如果宝宝出生时吸奶不顺利,在奶瓶选择、喂养姿势、滴度等方面可听取医护建议;0~8个月是发展宝宝吞咽和咀嚼技巧的关键期,经历吮奶到辅食的转换,这期间要及时观察孩子的进食状况,吮奶期如果发现孩子容易呛奶、拒奶,辅食期孩子饮食过于精细,食物含在嘴里不吞或吞不干净,或者进食时间过长等,都要及时就诊,排查原因,尽早干预。
【编辑:余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