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家庭教育首次立法,父母要“依法带娃”了,和“双减”有何关系?

教育是家庭的首要事情也是国家大事,教育的每一步改革都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2021年影响最大的改革就是“双减”政策,实施了一个学期效果明显,家长逐渐接受了“双减”后的变化,并跟随政策做出调整。
2022年刚刚开始,教育领域就又有一重磅法规出来了,家庭教育将迎来重大变化,以前总有人说希望父母“持证上岗”,这次的法规让父母离“持证上岗”又近了一步。


立德树人|家庭教育首次立法,父母要“依法带娃”了,和“双减”有何关系?
文章插图


家庭教育首次立法,父母要“依法带娃”了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行为习惯上出现问题,家长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生下孩子仅仅只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去好好教育,这是父母的失责,可现在却有不少父母都是这样。


立德树人|家庭教育首次立法,父母要“依法带娃”了,和“双减”有何关系?
文章插图


甚至有的父母连养都不养,生下来就直接丢给老人,万一孩子犯了错误,可能还要怪老师没有教好,殊不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才是终身的。
很多受家庭教育所伤害的孩子都在呐喊,希望父母能够持证上岗,因为有的人真的不配做父母,给孩子留下了很深的心理伤害却还不自知,终于,家庭教育首次立法了。


立德树人|家庭教育首次立法,父母要“依法带娃”了,和“双减”有何关系?
文章插图


2022年开年,“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父母要“依法带娃”了,家庭教育这件“家事”升为“国事”,这一消息传出来迅速登上了热搜第一,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大多数人都支持实施这一法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常被忽视,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家庭教育其实是最重要的,可真正能做到位的家长少之又少。


立德树人|家庭教育首次立法,父母要“依法带娃”了,和“双减”有何关系?
文章插图


家长家暴孩子、区别对待孩子、因为离异双方都不管孩子、对孩子实行言语暴力等等诸如此类的新闻层出不穷,都说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抗挫能力弱,可性格的形成多半是因为家庭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磅法规,事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会好奇,难道以后家长教育不好孩子会犯法吗?其实不能这样理解。


立德树人|家庭教育首次立法,父母要“依法带娃”了,和“双减”有何关系?
文章插图


父母要“依法带娃”意味着什么家庭教育包括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技能、习惯等等各个方面,如果孩子做了违法的事情或者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亦或者家长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侵害,并非是大家所想的把父母抓起来,而是视情况对父母进行指导。
家长要对孩子所犯下的错误负责任,并且要改进教育方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在一审的时候并没有“促进”二字,两个字的差异由不同意味,“家庭教育促进法”意味着有关部门对家长有促进的责任。


立德树人|家庭教育首次立法,父母要“依法带娃”了,和“双减”有何关系?
文章插图


“家庭教育促进法”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指引”,另一个是“赋能”,家长要正确地理解这项法规,这并不是为了惩罚家长,也不是为了批评家长,真正的目的是帮助家长。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当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时,有关部门会指引家长采用正确的方法解决,赋予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