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有种性格的孩子,最讨大人欢心,长大后却很难出人头地,别不信

文 | 幸孕姐(高级母婴护理师,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万千世界,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才聚成了这人间万象,而个性的塑造,除了从娘胎里带来的一部分之外,更多地则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讨好型人格|有种性格的孩子,最讨大人欢心,长大后却很难出人头地,别不信
文章插图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有这样一种性格的孩子,在小时候特别受到家长的欢迎,可长大后却往往很难混出头,不妨进来对照一下——讨好型人格|有种性格的孩子,最讨大人欢心,长大后却很难出人头地,别不信
文章插图
故事“卧谈会”前几天,幸孕姐收到一位粉丝投稿,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看看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我是一位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靠妈妈一个人用微薄的工资撑起整个家。小时候的我比较调皮,每次被请家长的时候,满脸疲倦的妈妈都会一边哭,一边说:“你就不能省点心?你妈我一个人容易吗?”连亲戚也在不断“施压”,每次都会让我听妈妈的话,学会懂事。最后,我也满足了他们的愿望,成长为了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先问过妈妈的意见,看到妈妈的脸色不好,立马认错……周围人都羡慕妈妈养了一个好儿子。讨好型人格|有种性格的孩子,最讨大人欢心,长大后却很难出人头地,别不信
文章插图
时光一闪而过,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一直都被贴上“妈妈的好儿子”、“别人家的孩子”之类的标签,日子算是过得顺风顺水,可没想到工作之后,这种个性竟然成了我职业路上的绊脚石,我每天上班都诚惶诚恐,不敢拒绝老板及同事的要求,受到压榨也不敢吭声,明明付出最多,可也不过就是一个职场中的“便利贴男孩”,这种生活已经持续了两年,我到底该怎么办?专家解答:其实,像上面这位粉丝的性格,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这类小孩在家长圈中吃香,可进入社会后往往容易吃瘪。讨好型人格|有种性格的孩子,最讨大人欢心,长大后却很难出人头地,别不信
文章插图
何为“讨好型人格”?事实上,在人格障碍的分类之中,并没有对“讨好型人格”有过多的阐述,更没有专门的名词注释,更多的是偏执型、分裂型、以及自恋型等多种人格障碍的解释。其实,从字面意思上看,这类人可以称之为“毫无原则的老好人”。在某档综艺节目上,知名作家蒋方舟提到,自己就是“讨好型人格”,无论是普通的人际交往还是在亲密关系中,她总是尽量避免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害怕起冲突,害怕让别人不高兴。“我因为太希望别人习惯自己了,而成了一个谄媚的人。”这是她对自我的审视。讨好型人格|有种性格的孩子,最讨大人欢心,长大后却很难出人头地,别不信
文章插图
这段成长经历,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他们纷纷表示中枪,从其言语中,幸孕姐大概提炼出这几个共性,父母不妨对照看看你家小孩是否出现过类似的行为模式?1、无论事大事小,对别人的所有请求照单全收。即使有些要求比较过分,而且孩子内心比较抗拒,可只要别人稍微表现出一丝的不高兴,他们就会立马答应。2、没有自己的主见,只会看别人的脸色。哪怕是一些小事,他们也要先咨询别人的意见,发现对方给的反馈不好,就立马放弃。3、性格敏感自卑,容易被别人的情绪所控制。过分乖巧,喜欢迎合和讨好别人,特别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自我认同感差。讨好型人格|有种性格的孩子,最讨大人欢心,长大后却很难出人头地,别不信
文章插图
这种类型的小孩在家长圈中吃香,可进入社会后往往容易吃瘪。根据上文阐述,我们可以发现,“讨好型人格”的关键词大致有这样几个:听话、会看脸色、容易控制。而这几个特性,刚好满足了中国家长对小孩的“幻想”,所以遇上这类孩子,家长一般都会觉得高兴,然而,这类小孩将来进入社会之后,很难有大成就。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在《讨好是一种病》一书中提到:“关于讨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会觉得它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比较看起来,被当做好人总是不错的,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地取悦别人,而是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