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孩子行为反常当心患上抽动症,家长不宜过分关注需规范治疗!
你是不是看到过孩子总是眨眨眼,吸鼻子?你是不是总是看到孩子不自觉的耸耸肩膀?你是不是总是听到孩子咳嗽,或者清嗓子?你是不是担心过孩子有抽动症?抽动症是怎么回事,你了解多少?孩子得了抽动症,我们该怎么办?
文章插图
【 抽动症|孩子行为反常当心患上抽动症,家长不宜过分关注需规范治疗!】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是一种以肌肉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抽动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突然的、快速的、反复的、刻板的动作或发声。
(1)抽动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发展到头、颈、肩部肌肉,而后波及躯干及上、下肢。
(2)抽动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者出现新的抽动形式。
(3)症状时好时坏。
(4)症状可短暂自我控制。抽动症起病于2~21岁,以5~10岁最多见,10~12岁最严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5):1。
文章插图
为什么孩子会有抽动症?
抽动障碍的致病因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家长可以尽量避免相关情况的发生:
★ 1、不适当的家庭管理方式,父母比较严格,给予孩子的压力较高;
★ 2、合并感染,如感冒、过敏、拉肚子等;
★ 3、沉溺手机或电脑游戏,引起过激的情绪波动;
★ 4、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如单亲家庭,或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
★ 5、心理和情绪过于追求完美;
★ 6、不良的饮食习惯,喜欢喝兴奋性饮料,如茶,咖啡,喜欢吃巧克力等。
文章插图
抽动症影响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和未来
很多家长认为,“不就是小动作吗?长大肯定就好了。”
在抽动症状出现的过程中,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学习和身体上的不同损害。
心理上:孩子可能由于抽动行为出现害羞、自卑,远离同龄人,进而出现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学习上:在抽动行为的影响下,患儿上课的注意力严重下降,学习成绩下滑。
身体上:一半以上的抽动症患儿可能出现多动症、强迫症、情绪问题等行为障碍,这将导致病情加重,影响患儿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文章插图
许多患儿抽动症状的反复是由不当饮食和不良生活习惯诱发的。为了巩固疗效,用药过程应加强患儿的饮食起居调护。
1、忌食海味、发物、兴奋性、刺激性等食品,以免生痰助热引动肝风。
2、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使精神过度兴奋诱发抽动。
3、保证患儿睡眠时间,充分休息。不过度劳累,学习上适度要求,注意调节情志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4、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外风可引动内分,导致抽动加剧。
5、此外,还应考虑到本病与精神因素有关,故在治疗过程中、治疗期间加强患儿的心理行为矫正。对患儿进行鼓励,提高其自信,减轻患儿精神压力。
文章插图
因此,各位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小动作。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文章插图
- 想让孩子轻松入园,家长需要帮孩子做这些功课,明白的家长不多
- 富养女儿|''养儿三忌,养女五忌'',父母做好这几件事,孩子日后少走弯路
- 香蕉|李玫瑾:养儿三忌,养女三避,家长牢记,孩子长大想没出息都难
- 父母|将来能“赚大钱”的孩子,小时候就有这3个特征,父母就偷着乐吧
- 零件|儿子误将502滴入眼中,爸爸“教科书式”方法救了孩子,医生:高明
- 卷福|孩子听一句忘一句?掌握“工作记忆”是关键,聪明家长要做好3点
- 情绪|冲孩子大喊大叫时,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 性格|“妈妈,别人都不和我玩”,妈妈的回答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 家长|孩子乖巧不一定是好事,走进乖孩子的内心,或会了解不一样的世界
- 习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6个习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