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女儿每周5都肚子疼,爸妈带她检查,医生低声称:你们离婚吧

社会的压力和繁忙的工作使这个时代的多数父母选择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 。 忙碌的他们无暇顾及孩子的亲昵和靠近 , 有时甚至心生厌烦 。 却不知道孩子的一些异常举动只是想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关心,忽视了孩子内心对于陪伴的渴望 。
一位医生问诊了一个特殊的小女孩 。 小女孩总嚷嚷肚子疼 , 奇怪的是肚子疼的日子都是每周星期五 , 这可急坏了她的父母 。 医生反复检查后发现女孩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 , 很健康 。 于是耐心和女孩交流 , 这才知道了原因 。
六岁女儿每周5都肚子疼,爸妈带她检查,医生低声称:你们离婚吧
文章图片
女孩正在上幼儿园中班 。 父母双方各自忙碌 , 她便一直与奶奶生活在一起 , 只有周末拥有与父母短暂相处的时间 。 女孩乖巧懂事 , 十分听奶奶的话 。
唯有在想见父母时会哭闹 , 却总是等不到父母的到来 。 女孩渐渐发现 , 在生病期间 , 父母才会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 就想出了装病这个办法 。
六岁女儿每周5都肚子疼,爸妈带她检查,医生低声称:你们离婚吧
文章图片
医生单独与其父母谈话时低声说:你们处不下去就别勉强了 。 孩子身体很健康 , 问题在于你们平时对她关心的方式不对 , 才想出装病这个办法 , 让你们能多来看看她 。 父母听完 , 在震惊中回想与女儿相处的时光 , 发现少之又之 。
每逢周末一家三口齐聚 , 俩人又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琐事大吵大闹 。 这时 , 小小的女儿只能站在一旁不解又害怕地望着他们 。 女孩与父母的每次见面总是带着笑容开场 , 却以失落散场 。 直到她发现生病的“好处” 。
六岁女儿每周5都肚子疼,爸妈带她检查,医生低声称:你们离婚吧
文章图片
1、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是父母需要修炼的一种能力 。 孩子的内心单纯直白又丰富多彩 。 孟子的性善论倡导“人之初 , 性本善” , 孩子的内心洁白纯粹 。 成长道路上走过的痕迹 , 会变成彩笔 , 一点一点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
在这个过程中 , 父母耐心倾听以及理解孩子的内心是非常有必要的 。 如对症下药一样 , 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 知晓孩子内心的需求 , 是与孩子正确相处的前提 。
六岁女儿每周5都肚子疼,爸妈带她检查,医生低声称:你们离婚吧
文章图片
2、避免情绪化的处理
心理学家鲍恩提出了自我分化和代际传承等重要概念 , 再由现代社会引申出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成长有重大影响 。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或许会对孩子内心造成不可逆的恶劣影响 。 父母因两性关系的不和谐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 , 甚至大打出手 。 孩子尚未成熟的内心会被误导 。
产生父母争吵是因为自己的错误想法 , 从而产生自责的情绪 , 影响身心的健康成长 。 家长要调节情绪 , 避免情绪化的处理问题 , 沉稳的把问题逐个击破 。 学会给自己的情绪充电 , 用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 , 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
六岁女儿每周5都肚子疼,爸妈带她检查,医生低声称:你们离婚吧
文章图片
3、站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
调差结果显示 , 青少年和儿童都希望他们的意见被认真考虑和严肃对待 。 他们渴望自己的声音可以打破这喧嚣嘈杂的世界而被听见 。 孩子热切分享自己的见解时 , 父母需站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 , 尊重孩子 。
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 , 接纳孩子的声音 , 聆听孩子的想法 , 进而给予一定的建议 。 不仅促进了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 更益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 , 让孩子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