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笑|凭借微表情就能判断对方有没有说谎?靠谱吗?( 二 )


要想测人,至少要知道两类背景知识,第一类是什么事引发了这个人接受测试。在这个事情当中,至少要涉及两类信息,一是当事人所处的利益集团,和与之对立的利益集团的关系,也就是说,他能获什么利,遭受什么损失;
二是,整件事情当中,有物证证明的有哪些,这些事实对当事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上述信息属于第一类对案情的分析。第二类就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一样的反应。
如果测试的是一个内向、有社交障碍的人,采用过度压力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他完全崩溃,无法将真实的认知,流利地表达出来。
如果测试的是一个强势的人,用强迫的方法来压迫他,也不会取得特别好的效果,这会导致他产生更强烈的抵触。
所以,我们需要分析,当事人是什么样的行为模式,他对什么问题特别敏感,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方式。在测试之前要弄清对方是什么样的人,然后设计问题,这些问题 我们都称为有效刺激源。这样的刺激,能够激发对方一些心理活动的反应,让他们做出一些不仅仅是皮层可以控制的、理智冷静的回答。
当这些有效刺激的问题梳理出来之后,在发问的时候我们把问题岔开,最后再重新组合。
比如,我测试你。可能先问:“今天你的衣服很好,在哪儿买的?” 在得到回答后,继续问:“哦?这么便宜。”后一个问题大概就是:“你的月薪是多少?为什么会用这么便宜的价格去买?是个人习惯呢,还是因为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联系到核心问题了,并不深究,再跳出来,“你女朋友喜欢这件衣服吗?” ……
每一个问题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但不都直指我们怀疑的那件事情,这样总结出来的题目,要符合一个双向推导的分析原则。
如果我看到你在假笑,也要结合前因后果,以及逻辑趋势来判断,这个假笑能不能解释为毫无嫌疑的表达,比如说它仅仅是礼貌,如果解释得通就记下来。我们简单称之为往 “白” 方面的解释。
那么,这个假笑能不能解释为心虚、恐惧或者是尴尬?可以的话,这是逻辑通道,就是往黑的方面解释。只要是用微反应做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出现了可黑可白的情况,就只能选白的解读,也就是说这个反应是无效的,不可以作为怀疑他的依据,因为我们的原则是宁纵勿枉。




假笑|凭借微表情就能判断对方有没有说谎?靠谱吗?
文章插图

《匹诺曹》动画
微反应跟测谎仪还不太一样,测谎仪可以把生理信号的微弱变化,用电讯号放大,所以,它能够非常敏锐地找到你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痕迹。而我们看到的反应,只是用摄像机捕捉到的。所以,如果每一个表现都往黑了去解释的话,这个人一定是坏人。因为每个人都会因为社交的培养和多年的习惯,有自我抑制的倾向。所以,微反应的判断一定是宁纵勿枉,要符合双向推导的原则。




假笑|凭借微表情就能判断对方有没有说谎?靠谱吗?
文章插图

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测谎仪”玩具
最后,当所有的测试题目以及对方的反应解读完成之后,再还原成 为原来的设计,每一个部分都会有自己独立的逻辑线。他当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他的回答是不是符合趋利避害的总体原则。如果逻辑线本身是矛盾的,一定有谎言,我们去排查哪个是谎言;如果逻辑线本身没有矛盾,符合趋利避害的总体原则,这个人就是清白的,我们不可以怀疑他。无论如何,最后,我们拿出的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方向。这个人对什么事情特别在意,他在谈到哪些问题的时候,产生了诸如抵抗、恐惧等强烈的情绪,那么,这件事情就是我们提供给侦查方在下一 个阶段的排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