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当孩子从喊“妈妈”变成“妈”,代表娃心理有了变化,家长要注意

文/bobo妈妈妈妈,是最触动一名成家女性的称呼,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心理也会产生变化,这是孩子对妈妈的称呼就从“妈妈”变成了“妈”,虽然差了一个字,但是对于一名成家女性来说,像是少了些什么。那么从称呼“妈妈”变成了“妈”,代表了孩子一个怎样的成长变化呢,这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孩子的成长呢。叛逆期|当孩子从喊“妈妈”变成“妈”,代表娃心理有了变化,家长要注意
文章插图
案例:明女士家有个9岁的小男孩,今年上一年级了。平时放学回家总是会妈妈,妈妈的叫不停。明女士总是会嘲笑儿子“这么大了,还粘人,真是个讨债鬼。”但是孩子依旧这么叫,明女士嘴上虽然不说好话,但是心里却美滋滋的。直到一天放学回家,明女士对孩子说:大宝,快来,妈妈切好了西瓜。儿子却没显得多高兴,而是对妈妈说:“妈,你以后能不能叫我名字啊”叛逆期|当孩子从喊“妈妈”变成“妈”,代表娃心理有了变化,家长要注意
文章插图
这话一出,明女士一楞,这是怎么了?还没登门,孩子就关门进了房间。但明女士脑子里围绕的想着的都是那句“妈”。为什么孩子不叫我“妈妈”而是叫“妈”。想来想去的明女士感觉很委屈,知道丈夫回来,一下哭了出来。其实对于孩子偶然间的改变,当妈的是会接受不了。但同时孩子的转变也在向父母透露一个消息,那就是:我长大了。是的。孩子长大了,他需要开始有自己的人生了。那么这声“妈”背后代表了几种含义呢?叛逆期|当孩子从喊“妈妈”变成“妈”,代表娃心理有了变化,家长要注意
文章插图
一、成熟的标志其实对于年纪稍大的孩子来说,这声转变代表了他成熟的标志,即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他的重心不在是围绕着爸妈来展开,而是可以说出别人的名字了。二、对独立的渴望对于孩子来说,称呼一旦改变也证明了孩子有了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对自尊心自卑感有了认知。当他还叫“妈妈”的时候,会怕别的同学取笑,同时也是进入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三、感情变化对于孩子来说,他是个小大人了,他有了自己的圈子,有了自己的生活,所以对父母的感情就会慢慢变淡,而对身边的朋友产生更大的依赖和感情变化。叛逆期|当孩子从喊“妈妈”变成“妈”,代表娃心理有了变化,家长要注意
文章插图
对于孩子的变化,爸妈要如何面对呢一、接受孩子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即使延长了孩子的变化,但最终也会走向现实,所以爸妈应该尽早的接受并且面对。其实这也不是什么过不去的坎,妈妈也可以收收心,和爸爸过之前甜蜜的日子。二、学会改变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改变就比较重要了。在用之前的方式对待孩子,会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对亲子关系更加不利。叛逆期|当孩子从喊“妈妈”变成“妈”,代表娃心理有了变化,家长要注意
文章插图
三、关心即使孩子的称呼变了,但是这并不代表血缘关系的淡薄。这时的爸妈更应该给孩子关心。却这个时期的孩子本来就是“晴一阵阴一阵”的。这时候更过的关系反而能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时期。当称呼的变化从“妈妈”变成“妈”的时候,不是孩子不爱你们了,而是有些孩子已经进入了叛逆期。叛逆期|当孩子从喊“妈妈”变成“妈”,代表娃心理有了变化,家长要注意
文章插图
叛逆期的孩子又有什么特征呢?一、嫌弃家长的唠叨这是很多叛逆期孩子存在的通病。爸妈说的话成了他们最讨厌的话,无论是对还是错,孩子都不喜欢家长啰嗦。通常会家长因为孩子回家晚了而说,怎么这么晚回来时,叛逆期的孩子都会觉得是父母在找事,而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不会想这是父母担心或者是父母随口问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