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的玩具被抢,是帮他夺回来还是不管?聪明的家长有办法

大家好 , 我是布谷妈~
我在网上无意中看到这样一件事:
两名4岁左右的小女孩在游乐园内玩耍 , 其中一个女孩抢了另一个女孩的玩具 。 被抢玩具女孩的妈妈看到后 , 二话不说 , 走过来就开始打抢玩具女孩的脸 。
当孩子的玩具被抢,是帮他夺回来还是不管?聪明的家长有办法
文章图片
游乐园的工作人员过来劝阻 。 趁着工作人员不注意 , 这位妈妈又上前扇了抢玩具女孩一巴掌 。
当孩子的玩具被抢,是帮他夺回来还是不管?聪明的家长有办法
文章图片
即便孩子们在玩耍时 , 女孩有做错的地方 , 但这位凶悍的妈妈 , 却更像位“熊家长” 。
有人说 , 孩子的玩具被抢 , 就该帮他抢回来 。 也有人说 , 孩子们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事情 , 大人不应该插手 。
孩子的玩具被抢 , 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事 , 那到底该怎样做 , 才是正确的呢?
一:不要给孩子树立骂人、打人的形象
就像上面提到的这个妈妈 , 她帮孩子出气一时爽 , 却不知道 , 自己的行为 , 会让孩子失去的比一个玩具更多 。
从小受这样教育的孩子 , 长大后很容易形成以下三种心态:
●第一种:“受害者”心态 。
如果父母习惯性替孩子出头 , 遇到什么事情 , 都一时间帮孩子解决 。 那孩子无形中会认为自己是“受害者” , 每次在与人交往中 , 他总是“受伤”的那一个 。
这种“受害者”心态 , 会让孩子没有勇气 , 并且觉得这个世界很不公平 , 长大后不仅怨天尤人 , 还总觉得别人欠他的 。 这样的孩子 , 以后很难处理好社交以及亲密关系 。
当孩子的玩具被抢,是帮他夺回来还是不管?聪明的家长有办法
文章图片
●第二种:“习得性”无助 。
孩子一遇到问题 , 父母马上帮他解决 , 这会剥夺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 他无法从实践中 , 获得思考问题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 “习得性”觉得自己无能 , 总想着等别人来帮忙 。
●第三种:“暴力”解决问题 。
如果父母总是用动手或者骂人的方式解决问题 , 那孩子自然就学会了 , 原来只要使用“暴力” , 就能解决办法 。 于是孩子在以后的社交中 , 只要遇到不顺的事 , 他就想着动手来解决 。 这样的孩子 , 以后步入社会 , 遇到更强的人 , 吃亏的只是他自己 。
当孩子的玩具被抢,是帮他夺回来还是不管?聪明的家长有办法
文章图片
帮孩子“打回去夺回来” , 这样的处理方式 , 并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形成 。 如果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介入孩子们的冲突 , 那该怎么办呢?
二:分清楚抢玩具的情况
只要有一群孩子在一起 , 那抢玩具、告状 , 几乎时不时会上演 。 这时候 , 我们要做的 , 就是放平心态 。
先观察 。 如果玩具被抢后 , 孩子表现得无所谓 , 那他可能根本不在乎 。 我们不要把心疼“投射”到孩子身上 , 觉得他很“可怜” 。 因为你一旦介入 , 孩子本来还没什么 , 但被你这么一影响 , 他立马也觉得自己“可怜”起来 。
一般来说 , 冲突刚发生时 , 我们不要马上介入 。 这是孩子学会处理社交冲突的好时机 。 若我们介入得太早 , 孩子一遇到困难 , 就会习惯性依赖大人帮助 , 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
当冲突升级 , 孩子们有打架、吵闹、大哭时 , 我们就可以介入了 。
如果你要介入 , 也千万不要当“裁判” 。 我们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是 , 介入孩子冲突时 , 帮他们判断 , 谁对谁错 。 这样 , 弱小的孩子更爱哭 , 惹大人怜悯 。 而强壮一点的孩子 , 总是喜欢霸道行事 , 因为反正没有人帮他 , 那就形成霸道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