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在变,家庭在变,如何在变局中帮孩子发展安全型依恋?

人 , 总是生活在关系中的 , 关系塑造了自我 , 影响着人的所思、所感、所行 。
家是孩子来到世界面临的第一套关系 。 是孩子今后所有关系的基础 。 教育孩子 , 从根本上说 , 就是与孩子建立恰当的关系 , 通过关系塑造行为和心智 。
我国的家庭结构正在经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变化: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家庭空巢化、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的扩大化等 。 这些变化也在不经意中塑造着孩子的行为 。
家庭成员情绪花、父母与长辈的关系 , 家族氛围以及父母对孩子成长规律的了解和教育方法的认知 , 对儿童发育有着直接影响 。
依恋关系影响孩子一生
在幼儿园 , 那些在一岁时就对父母形成安全依恋的儿童 , 很多都成为了幼儿园里的社交领头人物 , 他们经常主动发起游戏活动 , 对其他儿童的需要和情感都比较敏感 , 也因此很受同伴欢迎 , 这些儿童富有好奇心并且渴望学习 。 但相比之下 , 那些在一岁时形成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在社交和情绪方面都比较退缩 , 不敢加入其他孩子的游戏活动 , 缺乏足够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不感兴趣 。
这种现象也同样出现在这些孩子的青少年时期 , 这一时期正是青少年们形成对异性好感的关键时期 , 但那些在幼时没有形成依恋关系的青年们在处理与异性关系时 , 往往是畏惧的、冷漠的 , 与他们的同伴关系也较差 , 而这直接影响了他在成年后与异性亲密关系的建立 。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成年后寻找伴侣时 , 往往是带着''我不值得被爱''这一心理模型去行动的 , 他们很难和异性建立起正常的亲密关系 。
社会在变,家庭在变,如何在变局中帮孩子发展安全型依恋?
文章图片
父母是安全依恋关系最大的变量
斯坦福教授福格是行为研究方面的权威 , 研究成功在商业上也获得很大成功 。 比如设计师用他的模型理解用户、改变和影响用户行为 。
福格行为模型有一个重要公式:B=MAP
, 分别指动机 , 能力 , 环境提示 。 一般来说满足这三个因素
, 行为就会发生 。 人的年龄越小 , 受环境制约越大 。
社会在变,家庭在变,如何在变局中帮孩子发展安全型依恋?
文章图片
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影响巨大 。 明显可见的影响包括孩子价值观的形成 , 让孩子有归属感和存在感 ,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
不可见但影响更深远的是依恋关系 , 他决定了孩子与社会和他人相处的基本模式

但把握住其中不变的部分——安全的依恋关系 , 孩子依然可以健康成长 , 甚至从变化中汲取更多养料 。
如何发展安全型依恋关系呢?
首先 , 家的完整性 。
在一个结构完整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与父母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 , 也就更容易发展出安全型依恋关系 。 结构不完整的家庭 , 或者留守儿童家庭 , 如果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无条件的爱 , 也容易发展出安全依恋 。
在对孩子的情感影响方面 , “心理氛围”与“物质保障”缺一不可 。 在是否为孩子的成长创设和谐、轻松和民主的家庭心理氛围上 , 调查表明 , 只有30.5%的家庭表示能够完全做到 。 而这些能构建积极心理氛围的家庭 , 他们的孩子更倾向于与父母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 长大后更容易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 更乐于沟通合作 。
社会在变,家庭在变,如何在变局中帮孩子发展安全型依恋?】其次 , 尊重和信任的互动模式决定依恋关系
有研究机构通过分析家庭环境若干因素对父母与孩子依恋关系影响的模型 , 我们还发现一些影响依恋关系的因素 。 比如 , 由祖父母抚养的孩子 , 他们与父母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的比例最低 , 而与父母建立起焦虑型依恋关系的比例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