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喜欢说“为你好”的父母越自私,因为为你好的本质是为自己好( 二 )


就比如说父母明明知道孩子就应该上蹿下跳 , 就应该喜欢玩泥巴 , 但因为父母自己不喜欢 , 觉得这样不干净 , 会弄脏衣服 , 所以就阻拦孩子 。 问问你自己 , 你是真的为了孩子干净卫生 , 还是因为你嫌麻烦 , 不想给孩子洗衣服?
再比如说 , 孩子写了一天作业 , 稍微看会儿电视 , 你就不愿意了 , 觉得看得多了 , 因此就不让孩子看了 。 是孩子真的看的多了 , 还是你感觉孩子看的多了?
很多时候 , 孩子的行为完全正常 , 并没有对别人造成伤害 , 也没有影响到别人 , 仅仅是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期望 , 所以父母就横加干涉孩子 。 这些父母就好像生怕孩子变得快乐一样 , 总想给孩子制造痛苦 。
越是喜欢说“为你好”的父母越自私,因为为你好的本质是为自己好
文章图片
父母为什么见不得孩子快乐
父母为什么见不得孩子快乐?归根结底 , 就是因为父母采用了“否定式教育”理念的原因 。
所谓的否定式教育 , 就是父母不信任孩子 , 认为孩子无法纠正自己的问题 , 因此就需要父母监督纠正 。 基于这个理念 , 父母就需要关注孩子的缺点问题 , 因为只有更多地看到孩子的问题 , 纠正了孩子的问题 , 孩子才能更优秀 。
基于这个理念 , 父母就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缺点 。 即使没有缺点 , 但是父母想要培养优秀孩子的心理 , 也会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 。 要求一提高 , 那孩子就又有问题了 。
就比如说孩子考98已经很好了 , 但基于否定式教育理念 , 父母想要孩子更加优秀 , 因此父母会想让孩子考100 。 那相对于100来说 , 98就肯定有问题了 。
于是在否定式教育理念下就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哪怕孩子做得再好 , 他们也很难达到父母的期望 。
因为父母的期望是在不断提高的 , 孩子进步的速度肯定赶不上父母期望的提升速度 , 所以在父母眼里 , 他们始终是失败的 , 始终做的不够好 。 父母会更多地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 , 要求他们进步 。 而进步的过程是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的 , 这个过程肯定是痛苦的 。 无论是自我完善 , 还是学习 , 这些哪个过程是轻松的?不都是痛苦的吗?
只要这个教育理念不变 , 父母就会习惯性地关注缺点问题(尽管很多时候并不是缺点问题) , 就会习惯性要求孩子改正 , 也就必然给孩子带来痛苦 , 也就显得父母见不得孩子快乐了 。
越是喜欢说“为你好”的父母越自私,因为为你好的本质是为自己好
文章图片
如何让孩子更快乐
只要放弃了否定式教育理念 , 孩子追逐快乐的本能自然会让他们变得更快乐 。 当然 , 我们的不采用否定式教育 , 并不代表就完全放弃孩子 , 我们还可以采用肯定式教养理念 , 才保证孩子成长的基础上 , 最大程度的满足孩子的快乐 。
所谓的肯定式教养理念就是信任孩子 , 认为孩子是想要变得优秀的 , 是可以自己纠正自己问题的 。 因此父母无需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 , 我们只需要激发孩子追求卓越的内驱力 , 孩子自然就会改正自己的问题了 。
基于这个理念 , 我们就把教育的重点从关注并纠正孩子的缺点问题转化到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上 。 我们无需批评否定孩子 , 也无需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 , 当然孩子也就不用为达到父母的期望而去努力 , 他们更多的是基于本能的追求快乐 , 而追求快乐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 这既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 , 也保证了孩子的快乐 。
就比如说 , 当孩子享受学习 , 从学习中获得快乐时 , 他们就不会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痛苦的 。 这样他们既保证了自己的快乐 , 也保证了自己的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