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获得孩子的“心理资本”,就要注重孩子的“出生年”( 二 )


它是指孩子出生后一年的时间 , 也就是0~1周岁这个时间段 。
她说 , 孩子的“出生年” , 再苦再累都要自己抚养 。 如果做不到这个 , 那就别要孩子了 。
这话说得绝对了些 , 但是能看得出“出生年”对父母和孩子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
《我的前半生》一书中 ,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说他在11岁左右做过的事情 。 那时候 , 他以捉弄太监、下人为乐 , 让他们趴地下吃脏东西 , 用冷水激打他们……溥仪的老师给他讲各种大道理、圣君之道 , 都没有任何作用 。 但是有一个人的话 , 他不好违逆 , 那就是他的乳母王焦氏 。 王焦氏一字不识 , 也不会讲道理 , 可是溥仪能听她的话 。 就是因为溥仪在心理上依恋这个乳母 。
这就是“心理资本” 。
因为孩子出生以后 , 没有独自生存的能力 , 甚至连抬头翻身都不会 , 完全依靠他人才能延续生命 。 这个时期 , 他的抚养人对他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
抚养人的声音、动作、身上的气味 , 都能被孩子感知到 , 从而产生心理上的依赖 。 有了这种依赖 , 才能获得以后对孩子的“控制力” 。
也就是:在这种前提下 , 我们说的话 , 孩子才更愿意听 。
如果这个依恋关系没有和孩子建立起来 , 那么以后孩子与我们之前始终不会特别亲密 。
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是和奶奶长大的 , 白天奶奶带 , 晚上和奶奶睡 。 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 , 一遇到难事、伤心事 , 他第一想到的人一定是奶奶 , 而不是妈妈 。
李玫瑾说 , 如果这时候奶奶和妈妈吵架了 , 孩子在心里恨的是妈妈 。
足以见得 , “出生年”对孩子和父母来说是多么重要!
所以 , 再苦再累一定要将孩子带满一周岁再出去工作吧 。 就一年 , 再怎么困难 , 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 。 你觉得呢?
想要获得孩子的“心理资本”,就要注重孩子的“出生年”】以上 ,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