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挨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 有的父母喜欢言语教育 , 给孩子讲道理 , 有的父母喜欢棍棒教育 , 在孩子不听话时打两下 , 但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真正明白棍棒教育的含义 , 有的父母进行棍棒教育时蛮不讲理 , 将孩子当作发泄工具 , 不清青红皂白就打孩子一顿 , 目的是为了自己解气 , 这类教育理念就是错误的 。
从不挨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文章图片
从不挨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两种人生】日本有一部电影《庸才》 , 住田和母亲一起住着 , 他有一位好赌成性的父亲 , 父亲欠了巨额的高利贷 , 他还时不时回家找妻儿麻烦 , 经常殴打住田、言语辱骂他 , 母亲受不了这种生活 , 离开了住田 , 他只能一个人承受父亲的殴打以及黑社会的暴力催债 , 父亲明确表示当初后悔生下住田 , 父亲的话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被亲人抛弃、被黑社会催债、被殴打让他失去了生活的全部希望 , 崩溃的他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他将刀口对准了父亲 , 结束了父亲的生命 。
从不挨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文章图片
看完这部电影 , 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下来 , 住田的内心是黑暗的 , 他找不到自己的希望 , 其实他也渴望得到爱 , 父母的这种打骂行为会给他留下一生的心理阴影 , 影响他的一生 , 可能他一辈子都走不出来 。
父母的打骂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呢?
“从不挨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 , 20年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
一、孩子容易出现讨好型人格
从不挨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文章图片
周父周母都是普通的工人 , 两人特别希望唯一的女儿可以成才 , 小时候的小周 , 只要考试没考好 , 父亲回来对她就是拳脚相加 , 母亲让八岁的她学做饭 , 她做不好 , 母亲就开始辱骂她 , 为了不让父亲打自己 , 母亲骂自己 , 小周开始讨好父母 , 她每次学习到半夜两点 , 早上六点起来给一家人做早餐 , 就算她这样做了 , 也没能得到父母的夸奖 。
时间长了 , 小周开始不自觉地讨好每一个人 , 这成为了她的习惯 , 后来老师发现小周有一定程度的讨好型人格 , 父母依旧对她不管不顾 , 觉得孩子学习最重要 。
从不挨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文章图片
直到毕业工作脱离了那个家庭 , 小周才有钱去医院看病 , 现在她的讨好型人格已经好一些了 , 但是想要根除却很难 。
父母殴打孩子 , 孩子内心是害怕的 , 为了不让父母殴打辱骂自己 , 孩子就有可能会讨好父母 , 通过讨好父母让父母喜欢自己 , 成为父母的傀儡 , 这样的孩子容易患上讨好型人格 , 不懂的拒绝别人 , 将自己活的很累 。
二、亲子关系容易剑拔弩张
从不挨打和经常挨打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文章图片
父母经常殴打孩子容易让亲子关系变得剑拔弩张 ,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敏感 , 有时候父母的殴打辱骂只会激起他们的叛逆心理 , 他们可能会动手回打父母 , 辱骂父母 , 形成剑拔弩张的亲子关系 。
有的父母经常殴打孩子 , 孩子成家之后和父母的关系依旧是冷冰冰的 , 不愿意回家看望父母 , 父母后悔都来不及 。
三、孩子容易出现自卑心理
经常被父母殴打的孩子很容易出现自卑心理 , 他们觉得自己很糟糕 , 要不然父母不会殴打自己 , 这样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变得畏手畏脚 , 不敢和别人交往、不敢做一些事情 , 他们非常自卑 , 有的孩子还可能会出现自闭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