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娃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今年的冬奥会因为谷爱凌的走红 , 大家纷纷表示:单亲家庭也可以把孩子教育得很好 。 此话一点也不错 。
但随之而来的神总结让人“哭笑不得”:
爸爸是娃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文章图片
爸爸是娃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文章图片
于是也有人拿队友开玩笑了 。
说另一半是“绊脚石”显然是不合适的 , 也希望大家不要用这样的语言来伤害和否认自己的另一半 , 总结经验不可能只基于个别案例 , 仍然有那么多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着完整和幸福的家庭 。
但是我想说 , 无论是单亲家庭还是双亲家庭 , 能够把孩子教育出色 , 一定是家庭中对于孩子的教育只有一种声音 。
“只能有一种声音” , 并不是说一言堂 , 而是一个家庭中在制定规则、做出重大决策时 , 如果双方有分歧 , 一定要以其中的一个人为准 。
双亲家庭中 , 或者有老人一起生活的家庭中 , 往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 在做决定时都希望能听自己的 , 于是在没有统一前就全都落实到孩子身上 , 孩子总是在不同的指令间摇摆 , 这会给孩子造成很多困扰、带来不必要的消耗 。
所以就这点而言 , 单亲家庭中一个人可以说了算 , 事情就会变得简单不少 。 而双亲家庭也一定要在教育上遵循这一点 。
著名的脑科学专家洪兰教授曾经在谈到家庭教育时说过:
1.全家只能有一套教养方式 , 最终的决定权应该在妈妈身上 。
2.孩子的未来好不好责任在妈妈身上 , 妈妈有责任 , 就有相应的权力 。
这段视频只有48秒 , 大家可以点击观看↓↓↓
为什么家里“只能有一套规则” , 家庭中教养规则不一致会对孩子带来什么样的伤害、不一致的时候应该怎么处理、为什么规则制定者应该是妈妈 , 今天来说说 。
◆◆◆
当孩子面对两种以上的声音 ,
他会陷入困惑和认知的混乱
孩子从出生起就在不断建立认知 , 他们建立认知的渠道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从大人们与他的沟通方式 , 对他说什么话 , 对他做出的行为的回应 , 以及生气、喜欢等情绪的表达方式;
二是从他们自己对外界的观察 , 比如大人们之间在谈论的内容、大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别的孩子的做事方式 。
所以 , 无论我们对娃儿说什么、我们在他的面前做什么 , 都会成为他建立认知的“信息来源” 。
当小娃儿刚开始学习吃饭时 , 他并不知道吃饭这件事正确的方式是什么的 , 妈妈告诉他要自己吃 , 并且坚持不给喂 , 即使在他不肯吃的时候只会收走饭菜而不是妥协 , 娃儿就会认为吃饭就是自己的事 。 而如果其他长辈总是喂给他吃 , 即使娃儿想要抢过勺子要自己吃的时候 , 长辈还要挡住他伸过来的手继续喂给他吃 , 娃儿就会认为吃饭就应该是喂的 。 我们给娃什么样的规则 , 娃儿就形成什么样的认知 。
也正因为如此 , 当孩子面前有两种规则时 , 他就会混乱 , 这时就会出现两种可能:
-小点儿的娃不知道应该听谁的 。 通常孩子会以为胜利一的方、或者声音更大的一方的观点是正确的 , 但事实并非如此 。
-大点儿的娃会开始选择哪一方对他有利 , 慢慢就失去了对规则的意识 。 他会认为所有的规则都是可以被改变的 , 也会慢慢在心理上开始依赖总是有对他有利的条件 。
所以 , 越是家庭中缺乏规则一致性的孩子 , 越是容易发脾气、抗挫折能力差 。
而更坏的影响是 , 当家庭规则不一致的程度发展到 , 当着孩子的面大人之间发生争执、甚至吵架时 , 孩子会产生消极的情绪 , 也会因为失去安全感而变得暴躁 。 这样的伤害是隐形却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