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陪伴”的父母在哪?原来差距在这里( 二 )


懂得“陪伴”的父母在哪?原来差距在这里
文章图片
什么样的陪伴 , 才最长情?
现实生活中 , 也有父母会诉苦:我倒是想陪陪孩子 , 可人家不稀罕呐!三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要吵 , 还不如不见呢!
是啊 , 多少亲子关系陷在沟通僵局中:孩子无法理解父母 , 父母无法理解孩子彼 , 亲子矛盾不断冲突爆发 。
懂得“陪伴”的父母在哪?原来差距在这里】那么 , 什么样的陪伴才最长情?什么样的陪伴 , 才能让孩子感受得到父母的温暖 , 从而改善亲子关系呢?
1.改变身份:父母是领路人 , 孩子是探索者
“你不可以这样 , 你不可以那样!”
父母常常以居高临下的姿势说教孩子 , 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 有自己的思想 , 有自己的意志 。 当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 , 发现自己的一举一动不断受控 , 严格的监管下只会激发起他们的叛逆心理 。 与父母对着干 , 也就成为司空见惯的行为 。
父母首先需要改变看孩子的角度 , 把自己当作领路人 , 把孩子视为探索者 。 引领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 , 他们才乐意改变自己 。
就像传纸条中的这位父亲 , 虽然他没有明着说:孩子 , 你不可以这样 , 你不可以那样 。 但他却用更温暖的方式带着孩子探索答案 。
就像便条上写的:今天我们要检查学习成果了 , 你准备好了吗?
父母虽然讲的还是一个道理 , 提醒孩子要抓紧时间学习 , 但当父母把选择权留给孩子 , 这样的方式孩子不反感 , 反而能够激发起孩子的主动性 , 并且避免了亲子矛盾 。
2.改变目的:学习是主旋律 , 但不是唯一
如果细数家长与孩子谈论的话题 , 三句话里肯定离不开一句 , 那就是孩子的“学习” 。
你作业做完了吗?
课文背熟了吗?
考试考得怎么样 , 还不去复习!
父母的“关心” , 在孩子心中感受到的却是满满都是压力 。
学习的确是孩子的重任 , 是主旋律 , 但不是生活的唯一 。 其实 , 当父母陪着孩子的时候 , 可以多方面找找话题 , 和孩子聊聊身边发生的那些新鲜的事儿 。
当父母打开孩子的话题 , 孩子共鸣了 , 才更容易接受父母 , 以及接受父母对他的建议 。
3.改变方向:父母要成为孩子眼里的光
希望孩子变得优秀 , 鞭策孩子努力上进 , 或者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希望 。
无论是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 还是鞭策孩子好好学习 , 父母不要追着孩子督促他们前行 , 而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 成为孩子眼里的光 , 才能够让孩子主动追随 。
陪伴不是陪读 , 陪伴是需要跟孩子一起长大 。 只有这样 , 才能够在陪伴中找到孩子身上问题 , 然后戴上积极的眼镜 , 引导孩子去改变 。
常常听到家长在追问:
到底什么样的教育 , 才是最好的教育?
想起韩剧《请回答1988》里的一句台词:
“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 , 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 所以请女儿稍微体谅一下吧 。 ”
这个世界上 , 不是谁都是与生俱来就会当父母 。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 , 给予父母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 , 正视自己 , 与孩子共同成长 , 成就更好的自己 , 成为更好的父母 , 那便是最好的养育 。
我是诺妈 , 专注亲子成长研究 , 聊育儿干货 , 写育儿锦囊 , 关注我 , 一起成长精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