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恐娃和社牛娃同框:有自信的孩子,原来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二 )
整整20年不工作、不社交 。
文章图片
当她好不容易找到第一份工作、领到第一份薪水 ,
她哭了:
“原来 , 我也是有用的 。 ”
这么多年 ,
她竟然一直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
同学的排挤、老师的忽视、朋友的冷眼……
让她丧失社交自信 。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是父母的否定:
“你真是太让我丢脸了!”
“大家都不爱跟你玩!”
“你这个样子没有人喜欢的!”
文章图片
其实 ,
孩子比谁都渴望自己受欢迎、开朗大方、能够融入人群 。
只是成长会经历“害羞时期” ,
这个阶段 ,
也迫切需要父母理解与支持 。
文章图片
孩子最害怕的 , 是没人愿意跟自己聊天
知乎上 , 一位网友抱怨:
孩子越来越内向了 ,
小不点的时候 ,
还会在生人面前跳舞 ,
现在让她喊“叔叔”“阿姨” ,
她都喊不出来 。
孩子育儿会发生很多状况 ,
“害羞”就是其中一种 。
父母对此很困惑:
好端端的 , 原本爱笑爱闹的孩子 , 怎么突然内向了?
文章图片
其实 ,
每个孩子都有“害羞心理” ,
最早6个月大就会出现 。
他们对家中的生人警惕不已 ,
熟悉后才会放松下来 。
8、9个月大时 ,
孩子会出现“陌生人焦虑” 。
当陌生人接触、靠近 ,
他们会躲在妈妈怀里 ,
拒绝或者哭泣 。
有些孩子天生气质害羞 ,
有些孩子4、5岁时焦虑感会慢慢消失 。
但敏锐的父母会发现:
即使天生气质外向的孩子 , 也会逐渐变得胆怯 。
这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
1.5-3岁的孩子 , 正处在“害羞”阶段 。
父母给予足够的鼓励、支持、理解 ,
孩子会慢慢克服羞耻 , 变得主动积极;
父母总是否定、苛责、控制 ,
孩子没有足够的自信克服羞耻感 , 就会变得胆怯 。
《三联生活周刊》曾报道过一个故事:
16岁的男孩小雨 , 最大的苦恼是“如何向陌生人开口” 。
由于从小被父母控制信息、没收手机 ,
他和同龄人没有交流话题 。
他曾鼓起勇气找人聊天 ,
被拒绝“跟你说了 , 你也不懂”;
也曾主动提出和父母谈谈 ,
被否定“你那点事有什么好聊的”;
如今 , 为了逃避和同学交流 ,
放学后 ,
他会拖到所有人离开教室 ,
才最后一个离开 。
文章图片
小雨有一个奢求:
有人能主动跟我说句话 。
可直到高一结束 ,
这个奢求都没有得到满足 。
害怕被拒绝、害怕受伤、害怕被嫌弃……
害羞带来的人际困境 ,
也伴随着众多的副作用 。
当这些副作用变成“日常” ,
孩子就丧失了社交主动权 。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
害羞的核心 , 是“被嫌弃”的不安 。
如果孩子感到:
全世界都不欢迎人 , 任何人都可以对我指指点点 。
- 家长|穷养和富养有何差距?幼儿园老师:没钱硬装的,这3点就能看出来
- 男女大脑|男女大脑真的有生理差异吗 有男性脑和女性脑之分吗
- 孩子和玩伴学会了交往排外,在幼儿园分到了一个班,该怎么处理?
- 宝宝出生后“花式大哭”,一脸委屈和不满,不愿接受已出生的事实
- 因为|43的她再次刷新我对岁月的认知!和小19岁女儿像姐妹,你敢信
- 超高龄生育的代价,除了生育风险和各种后遗症,这一点才叫人心塞
- “看电视”和“不看电视”的宝宝,以后有啥差距?电视多大才能看
- 家庭聚会,和你的孩子一起表演吧
- 孩子释放天性,最喜欢的游乐场——泥土和沙子
- 孩子计划植树节和小伙伴放风筝,多吃3种鸿运果,寓意鸿运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