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人世间》收官 为优秀文学被改编留下哪些启示

《人世间》创下央视近5年电视剧平均收视新高 , 为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精品好剧 , 带来怎样的启示?
人世间|《人世间》收官 为优秀文学被改编留下哪些启示
文章图片

下辈子咱们还在一起 。 想得美!想想就美 。 雨中 , 满头白发的周秉昆和郑娟挽着手、打着伞 , 缓缓往树林中走去……由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三驾马车联合推出的现实题材当代大剧《人世间》于3月1日晚在央视和爱奇艺收官 。 剧集开播以来 , 创下央视近5年电视剧平均收视新高 , 爱奇艺平台热度破万 , 豆瓣评分8.1 。 该剧为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精品好剧 , 带来怎样的启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 张楠
让好故事生生不息 ,文学与影视有机融合
好的故事当然是影视爆款《人世间》的基础 。 中国当代作家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于2017年12月首次出版 , 小说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 , 展示近5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 , 贯穿其中的 , 既有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 , 也直面了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与复杂 , 塑造出众多劳动者、建设者、改革者、创业者等人物群像 , 从他们充满悲欢离合的跌宕人生中 , 史诗般展现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 。
小说出版后不久 , 腾讯影业与李路导演共同选择决定拍摄 。 2018年11月 , 腾讯影业从当时帮梁晓声代理《人世间》版权的一未文化手上 , 获得了作品8年的影视改编权 , 翌年8月 , 《人世间》以最高票获得中国文学最高奖——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
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认为 , 《人世间》的热播 , 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与影视的亲密关系 。 影视艺术等其他艺术门类在开拓自身的艺术天地的过程中既区别于文学而张扬自身的特性 , 又从文学获得丰沛的资源和强大的支撑 。 文学与影视 , 这是一种相互区分、相互激励而又相互启发、相互成全 , 最终相互增强和放大的关系 。
我们做内容的使命是希望让好故事生生不息 , 需要以文学为起点 , 以影视创造全民共鸣点 , 然后再能反哺文学 , 这也是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国独特IP的中国模式 。 作为该剧出品人 , 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程武表示 , 希望借《人世间》作为一个非常好的范例 , 与各位一起书写绚烂多彩的时代故事 , 让文学和影视照亮我们的美好生活 。 关注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故事正在成为最重要的内容方向 , 《人世间》之后 , 改编自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的电视剧《心居》也即将播出 。
影视改编如何更好地提炼严肃文学?
《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坦言:影视剧对于我想表达的思想 , 进行了很好的提炼 。 电视剧将部分角色和情节从概念化变为具象化 , 更加智慧地进行戏剧展现 , 例如对于周母这个角色的刻画、将周父认可郑娟的情节改为让郑娟在门口听到父子俩掏心掏肺的对话等等 , 这些改动都证明导演与改编者对原作的提升 。 如果小说可以重写 , 我想将主创们的智慧都融进去 。
《人世间》这部小说 , 给改编影视剧带来非常好的基础 。 首先是具有一群立得住的人物群像 , 其次还包含了近五十年的历史众生相 , 有足够的时代纵深 , 最后还有鲜活的故事和人间烟火味 , 这是区别于其他小说的最重要基础 。 导演李路表示 。
操刀剧本的编剧王海鸰 , 曾打造了《牵手》《中国式离婚》《大校的女儿》等热播剧 。 严肃文学是个人对生活经历的思考 , 而电视剧是大众艺术 , 越是严肃文学 , 改成电视剧就越有难度 , 小说表达转化为影视表达 , 除了形式上的 , 更是理念上的 。 影视剧是一门集体的艺术 , 这部剧在艺术和市场之间做出了最正确的平衡 , 这是我合作过的原作、导演和影视剧中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