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建安夜话】适育年龄人群生育意愿不强为哪般

适育年龄人群
生育意愿不强为哪般
□胡雪长/文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剧 , 近年来 , 我国人口生育政策作了大的调整 。 2016年1月1日 , 国家全面开放二胎生育政策;2021年5月31日三胎政策全面放开 。 受此影响 , 按说原本日益下降的人口出生增长率会有明显好转 , 但从了解和看到的情况看 , 身边适育年龄人群生育意愿并非强烈 , 国家人口政策的红利远未凸现 。 为什么会如此呢?笔者认为 , 主要是“三大”在作怪 。

无人照顾孩子 , 父母年龄大
二胎、三胎政策放开后 , 也许会有一大批人蠢蠢欲动想再给孩子找个伴儿 , 可对于绝多数70尾80初的人来说 , 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 毕竟 , 她们的父母年龄普遍偏大 , 也正是需要儿女照顾的对象 。 要孩子容易 , 但孩子出生后谁来带?这应该是最大的问题 , 因为现代女性更加追求独立、自主、自由 , 鲜有人愿意放弃自己的工作而做专职太太 。
人群|【建安夜话】适育年龄人群生育意愿不强为哪般
文章图片

随着社会的发展 ,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更多的女性走向职场 , 成为职业女性 。 等她们有了孩子 , 产假过后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孩子无人带管 , 而找起保姆来一是自身小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 , 二是把幼小的孩子交给别人看管内心不很放心 。 面对这种窘境 , 多数家庭尤其女性感觉力不从心 , 也就放弃了再生的念头 。

生活节奏加快 , 自身负担大
从这几年的现实现象看 , 孩子从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就预示着“讨债”的人来了 , 无论从精力上、教育上还是经济上都要夫妇双方大量的投入 , 而这些又远远超过老一辈说的:“大的看小的 , 小的拾大的衣服穿 , 放羊式的散养”等现象 。 因为 ,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影响 , 人们在生活、教育等各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 , 生活上不再是那种“新三年、旧三年 , 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极度节俭 , 教育上也不再是那种“学校让学啥就学啥、老师教啥就学啥”的松散式就学 。
人群|【建安夜话】适育年龄人群生育意愿不强为哪般
文章图片

受此影响 , 作为一般的年轻夫妇 , 如果不要二胎的话感觉生活过的还能马马虎虎的;如果有了二胎 , 其各种支出瞬间翻倍 , 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 以教育而言 , 虽然说是九年义务教育 , 国家也要求减负 , 但校外的各种辅导班一样也不少 。 孩子们中考要考体育、要考音乐、要考美术 , 这些暂且不说 。 就拿语文、数学这两门必考科而言吧 , 书本上的内容必考 , 书本以外的也会考 , 它们涉及的领域更广、程度更深 。 作为父母 , 自身知识是有限的 , 但为了孩子拥有更多的技能和知识 , 以期在目前的应考中不落后于他人 , 在未来的高考中能顺利走过“独木桥”并进入一个如意的高校 , 他们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报各类的培训班 , 即使远远超过自己的经济实力 , 但行动起来也是极其洒脱果敢 。

社会竞争激烈 , 工作压力大
当今社会日趋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 , 人们不学习就跟不上社会的步伐 , 随时都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 近年来 , 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 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发作和国内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 人们增收的压力日益增加 。
人群|【建安夜话】适育年龄人群生育意愿不强为哪般
文章图片

就拿体制内而言 , 大家普遍感到工作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责任越来越大 , 加之出于工作质量和效率所需 , 白天在单位不仅要做日常工作 , 还要兼顾很多临时性的其它工作;晚上回到家也时常不敢放松 , 想想当天的工作做完没、领导交代的事情办好没 , 而后就会把家人安顿好、入睡后 , 静下心来、加班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