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孩子偶尔说谎,未必全是坏事?( 二 )


而儿童心理理论研究也认为 , 幼儿在2岁之前受限于自身认知能力发展水平 , 基本无法实现说谎行为 , 有效的说谎行为在儿童4岁左右才开始出现 。
由此通过上述案例和测试我们可以看出 , 儿童说谎这件事很难避免 , 一方面是因为本能 , 为了脱离困境或是回避惩罚;另一方面是因为察言观色 , 用说谎的方式来获得父母的关心 。
同时朗和佩尔奈的研究还发现 , 儿童的说谎不仅与社会认知有关 , 也与社会性发展的其他维度如好胜心、意志、自我概念等可能相关 。
为什么说孩子偶尔说谎,未必全是坏事?
文章图片
相对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 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会发展的略晚一些 , 其中6岁前儿童说谎与父母所认为的道德认知还没有形成直接的联系 。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 , 随着儿童认知与社会经验的增长将有助于儿童越来越好的理解道德规则 , 渐渐会从“他律阶段”到“自律阶段” 。
所谓“他律”是指儿童被自身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 而成人对儿童说谎行为的反馈对于儿童正确道德认知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 比如案例中乐乐妈妈面对乐乐谎言的处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
而7岁后儿童自然来到了“自律阶段” , 他的道德判断开始受到主观价值所支配 , 判断依据则是来源是否违反了社会规范 。
但总的来说儿童的道德认知和行为表现不是固化的 , 更多时候会参照情境的综合影响 。
为什么说孩子偶尔说谎,未必全是坏事?
文章图片
怎样应对孩子说谎?
那么面对孩子说谎 , 父母怎么做比较恰当呢?
首先
我们要明确的是 , 即便说谎是一个认知能力的表现 , 但父母完全没必要鼓励孩子说谎 。
要知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 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 所以父母的言行要更加慎重 。
为什么说孩子偶尔说谎,未必全是坏事?
文章图片
其次
发现孩子说谎千万不要急着训斥 , 而是要观察一下 , 搞清楚孩子撒谎背后的原因 , 对症下药 。
如果孩子的年龄在3岁以下 , 要注意这个时间段的孩子很可能不懂得真话与谎言之间的区别 , 因为此时的他们连现实和想象都未必分的清楚 。
面对这样的状况父母应该平静的向孩子询问道:“我看到的和你讲的不太一样 , 你能具体说说吗?”
当父母发现孩子确实处于想象的世界中 , 不必急着去打破 , 这正是说明孩子的创造力在起作用 , 此时记录反而比打破更重要 。
反之如果孩子说谎已成既定事实 , 原因无非是为了保护自尊心怕受到惩罚 , 为了引人注意怕伤害他人等心理成因 。
那么父母严厉的惩罚反而更容易负强化孩子的说谎行为 , 此时不如改为正强化 , 父母通过讲正面故事的方式 , 告知孩子诚实品质的可贵 , 反而会促进孩子勇于讲真话 。
与此同时当孩子讲了说谎原因后 , 父母切记不要变脸 , 一旦变脸孩子会感到被欺骗 , 甚至觉着自己的父母都不是一个诚实的人 。
照着这样发展下去孩子说谎的行为没得到纠正 , 父母的权威则荡然无存 , 这个后果才是最可怕的 。
为什么说孩子偶尔说谎,未必全是坏事?
文章图片
最后
作为父母更要明白 , 当孩子说谎时 , 父母确实要引起重视 , 否则相似的行为就有极大可能一再出现 。
于是面对谎言父母要与孩子成为朋友 , 建立相互信任的屏障 , 儿童只有在安全、支持的情境氛围下 , 良好的道德认知才会逐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