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孩子偶尔说谎,未必全是坏事?

孩子往往出现什么样的行为 , 最让父母感到担心呢?撒谎必然首当其冲 。
在父母的心里若孩子开始撒谎 , 他们会担心是不是孩子开始学坏了 。
于是父母很努力的教孩子要有道德 , 为此一旦发现撒谎就会惩罚孩子 , 结果越惩罚孩子就越说谎 , 而且谎言一次比一次瞒得严实 。
然而孩子说谎真的是一件坏事吗?未必 。
为什么说孩子偶尔说谎,未必全是坏事?
文章图片
《读心神探》
谎言背后的实情
某天小胖幼儿园里的老师让大家比赛做算数 , 同时老师还表示:“做完的小朋友举手有小红花哦 。 ”
就这样时间一点点过去 , 小胖看到周边的小朋友一个个都举手了 , 他心里一着急哪怕没完成也将手举了起来 。
随后老师开始一一批改发现小胖并没有做完 , 于是将小胖叫到了一边耐心询问他原因 。
这才得知原来小胖是想要老师表扬自己才选择举的手 。
显然小胖这个阶段的孩子是以遵从权威的价值为判断核心 , 他们知道说谎的行为并不可取 , 可相比谎言 , 老师怎么看自己更加重要 。
所以这时候父母和老师如果能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状况下 , 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 , 恰当引导孩子的行为 , 其实是在帮助孩子客观认知自我 。
相反如果当着众人贸然揭穿说谎甚至略施惩罚 , 反而适得其反 。
为什么说孩子偶尔说谎,未必全是坏事?
文章图片
同样是孩子说谎 , 下面还有这样一个事例 。
6岁的乐乐有个堂姐 , 由于能歌善舞总会受到周边人的夸奖 , 因此乐乐的母亲总会拿堂姐和她比 。
但更多时候乐乐只会遭到母亲言语上的否定 , 这让她的内心很受挫觉着自己在妈妈眼中实在太差了 。
直到学前班选班干部 , 乐乐想让母亲对自己另眼相待 , 所以在回家后她告诉父母自己被选为了课代表 。
母亲听后很是高兴并夸赞她聪明伶俐 , 乐乐在母亲的夸奖中找回了一丝丝自信 。
即便她内心深知自己实际上只是当选了小组长 , 但这毫不影响她此时收获的快乐 。
也是自那之后乐乐明显感觉到母亲很少会说自己的不好 , 渐渐的她变得越发积极自信 , 终于在新的学期当上了名副其实的课代表 。
其实乐乐的妈妈早在家长群里就知道了女儿当选小组长的消息 , 后来听到女儿说是课代表 , 当时她还是挺生气的 , 觉着乐乐这孩子不诚实 。
后来还是通过和乐乐父亲沟通后她才意识到 , 孩子说谎竟是为了取悦自己 。
为了让乐乐重新拾回自信她决定不揭穿乐乐的谎言 , 同时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 并减少对她言语上的指责 。
慢慢的她发现乐乐变得开朗了起来 , 和自己的交流也多了 , 而说谎的事情也没再发生过 , 这下才让她真正放了心 。
为什么会说谎?
为什么说孩子偶尔说谎,未必全是坏事?】事实上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说谎是认知和决策能力发展的一种反映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曾对1200名2一16岁的儿童青少年进行过系列测试 , 并在每个儿童身后会放置一个毛绒玩具 , 要求儿童不能转过去偷看 , 当主试找借口离开房间后 , 隐藏的摄像头拍下了儿童们的反应 。
实验结束后主试回到房间并询问儿童是否转身时 , 结果4-6岁的儿童基本都否认了自己的犯规行为 , 其中4岁儿童的说谎比例甚至高达90% 。
该测试研究者指出就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而言 , 幼年时说谎往往是认知能力较高的表现 。
这说明儿童已经可以在理解成人要求与特定场景规则的前提下 , 试图采用更为符合规则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好奇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