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有些“口吃”该怎么办?先找到原因,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在宝宝学习说话的过程中 , 经常会出现“口吃”的现象 , 作为父母 , 往往会产生着急的情绪 , 尤其是看到其他的孩子说话更早更流利的时候 , 家长会变得更加的焦虑 , 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大脑神经或者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着自己没有发现的缺陷 。
其实 , 口吃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 , 因为孩子要学会一门语言本来就是一个不断熟悉 , 不断试误同时逐渐完善自己话语的过程 。
引起孩子口吃的原因多种多样 , 但是大部分是宝宝正常成长的必经阶段 , 家长不要过分地紧张 。
孩子说话有些“口吃”该怎么办?先找到原因,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图片
1.喃语阶段本身具有的特点
宝宝四个月左右 , 语言系统就已经发展成熟并开始尝试工作了 。 这就是所谓的喃语阶段 ,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意识地模仿父母口中高频率出现的词语 , 说出口的大多是叠词 , 如“爸爸”“妈妈”“饭饭” 。 因为对于这一门新的技能掌握得并不熟练 , 所以经常会出现张嘴不出声 , 过了两三秒才把想说的词语说出来的现象 , 这是喃语阶段本身具备的特征 , 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经历的语言阶段 。
2.电报句和复杂句的转化
当宝宝度过了喃语阶段 , 就慢慢摆脱了只说叠字的情况 , 进入了电报句阶段 , 可以进行简单的词语搭配 , 比如“吃饭饭”“要抱抱”等 , 这个时候宝宝的话语呈现出断裂式特征 , 虽然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自己的一员 , 但是因为还不具备将这些短语连成一句话的能力 , 所以经常会出现“卡带”的情况 。
孩子说话有些“口吃”该怎么办?先找到原因,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图片
宝宝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会采用两种应对措施 , 一种是选择停顿一会 , 直到学会怎么继续往下进行 , 另一种选择是在知道下个短语如何表达之前不断重复已经说完的短语或者最后一个字 。 这就会给家长一种自己的孩子有一些口吃和迟钝的印象 。
电报句之后就是复杂句 , 宝宝开始学习如何使用关联词或者介词、助词和连词来将这一个个短语串联起来 , 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 在这个时期 , 宝宝不仅仅会出现说话停顿的问题 , 还容易出现前后逻辑混乱或者顺序不当等问题 。
所以家长并不用太过担心 , 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口吃其实正是他正在积极用大脑思考的外在表现 。
3.心理原因
如果说前两种原因都是必须经历且自然过渡的 , 那么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口吃就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问题了 , 这种口吃并不是良性自然的 , 而且很难靠宝宝自己解决 。
大多数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口吃原理都在于宝宝害怕说话而减少自己说话的次数 , 在这个语言发展的黄金期没有得到良好的锻炼 , 导致话语表达能力有所欠缺 。
孩子说话有些“口吃”该怎么办?先找到原因,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图片
往往是因为他们在刚开始学习说话的时候父母或者周围的人没有进行一个正向的反馈 , 比如家长在宝宝说话缓慢或者有错误的时候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厌恶或者不耐烦的情绪 , 又或者在宝宝喜悦分享自己的开心时总是打断或者不加理睬 。
因为父母的态度而导致了宝宝没有了说话的欲望甚至害怕说话 , 这种心理问题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仅会作用在说话这一件事情上 ,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患有自闭症和抑郁症 , 也不会很好地表达自己 , 表现欲望低 , 没有自信 , 比较自卑 。
孩子说话有些“口吃”该怎么办?先找到原因,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