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无声告白”有感

读完“无声告白” , 我有下列几点感受~


读“无声告白”有感】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爱你!
莉迪亚在妈妈失踪以后 , 她注意到 , 这个没有母亲的家 , 发出了异样的味道……莉迪亚开始做噩梦 , 梦见她和蜘蛛一起爬行 , 她和蛇绑在一起 , 她淹死在茶杯里……日子变得粘稠沉闷 , 犹如糖浆 。 她想~
如果她母亲能够回家 , 让她喝完自己的牛奶 , 她一定会喝完 。 她会自觉刷牙 , 医生给她打针的时候也不哭 。 母亲一关灯 , 她就睡觉 。 她再也不会生病 。 母亲说什么 , 她就做什么 。 她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愿望 。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 , 每次妈妈外出 , 我就坐在门口的大石头上面 , 苦苦思索妈妈可能会去那个地方了 , 然后想妈妈是不是永远不回来了?接着泪流满面……甚至我还曾试想 , 如果妈妈像电视剧中间那样 , 离开人世 , 我一定在她的坟墓前哭得灰天暗地 , 然后一头撞死在墓碑上……现在想来真是太可笑 , 不过足以证明在孩子心目中 , 妈妈份量有多重 。
再想到我自己的两个孩子 , 在家庭作业中问 , 你最想念谁?孩子不假思索直接回答:妈妈!对于朝夕相处的我们 , 说想念似乎有点好笑 , 但是 , 孩子的时间概念跟大人的怎么能一样?仅仅上学的几个小时就已经开始想念了……
读“无声告白”有感
文章图片
三岁多的二宝的作业
二、不管有几个孩子 , 不能差别对待 , 杜绝双标
“无声告白”中 , 莉迪亚的父母对她过多的偏爱和期待变成重重压力 , 让她压抑烦闷 。 而对待哥哥内斯 , 妹妹汉娜 , 父母却极少付出关爱 。 餐桌上焦点是莉迪亚 , 等话题转到哥哥内斯 , 还没等内斯支支吾吾回答完整 , 父母的焦点又对准了妹妹 。 他的回答从来不重要 。 妹妹汉娜就更惨了 , 小时候妈妈为了陪伴教育莉迪亚 , 把汉娜关在阁楼的杂物间 , 汉娜喜欢在角落默默观察 , 甚至藏在桌子底下 , 尽量让别人忘记她的存在 。
看到这里 , 确实让我们挺郁闷 , 同样是自己的孩子 ,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对待?如果妈妈把对莉迪亚的爱和期待 , 关注和耐心 , 分一点给哥哥妹妹 , 那莉迪亚不至于难以承受啊!
俗话说:“当局者迷” , 想到我的孩子 , 我口口声声 , 不偏不向 , 一视同仁 , 但不自觉地总会偏袒小一点的孩子 。 “弟弟太小了 , 不懂 , 你让着他”;“你这么大了 , 怎么还不懂事”;“你八岁了 , 能跟三岁的孩子比么”……回想起来 , 好像每天我都在说这样的话 , 这算得上公平么?
两个孩子 , 老大温和、听话 , 老二急躁、不讲理 , 此刻想想 , 是谁给老二的底气?我不得不好好反思……
读“无声告白”有感
文章图片
老大的礼物
三、过多的关注和鼓励也会变成负担 , 对孩子要适当引导 , 静待花开
小时候 , 我的妈妈对我没有太多的鼓励 。 我在我妈心目中就是憨憨的 , 笨笨的 。 我跳绳妈妈说:“人家身轻如燕 , 你这像盖房子打地基”;我做饭 , 妈妈说我是“烧火丫头~杨排风”;妈妈说 , 长大了给我嫁到深山老林 , 因为长得太丑 , 上不了台面……
我的童年受尽冷嘲热讽 , 所以我发誓 , 对我的孩子 , 我一定要耐心 , 鼓励 , 多赞扬 。 我要陪伴他们学习 , 让他们更优秀 , 出类拔萃 , 做医生、教师 , 、军人、等 , 总之要比我强 。
但看完“无声告白” , 我突然觉得自己错了 。 我想要的 , 只是我想要 。 孩子的一生应该由他自己做主 , 不能把我的期待变成重担 , 压在孩子的肩头 , 如果这样孩子要么逆反 , 要么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