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硬盘跳线接法详细图解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 六 )


因为大部分用户的磁盘都是基本磁盘类型 , 为了使用软件RAID功能 , 我们必须将其转换为动态磁盘: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 , 在查看菜单中将其中的一个窗口切换为磁盘列表 。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右键菜单将选择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 。
在划分动态卷时会可以看到这样几个类型的动态卷 。
1)简单卷:包含单一磁盘上的磁盘空间 , 和分区功能一样(当系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态磁盘并且两个磁盘上都有未分配的空间时 , 我们能够选择如下的两种分卷方式) 。
2)跨区卷:跨区卷将来自多个磁盘的未分配空间合并到一个逻辑卷中 。
3)带区卷:组合多个(2到32个)磁盘上的未分配空间到一个卷(如果如上所述系统中的两个动态磁盘容量一致时 , 我们会看到另一个分区方式) 。
4)镜像卷:单一卷两份相同的拷贝 , 每一份在一个硬盘上 。即我们常说的RAID 1 。当我们拥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动态磁盘时 , 我们就可以使用更加复杂的RAID方式--RAID 5 , 此时在分卷界面中会出现新的分卷形式 。
5)RAID 5卷:相当于带奇偶校验的带区卷 , 即RAID 5方式 。
对于大部分的个人电脑用户来说 , 构建RAID 0是最经济实用的阵列形式 , 因此我们在这里仅就软件RAID 0的构建进行讲解:
要在Windows 2000/XP中使用软件RAID 0 , 首先必须将准备纳入阵列的磁盘转换为上文所述的动态磁盘(这里要注意的是 , Windows2000/XP的默认磁盘管理界面中不能转换基本磁盘和动态磁盘 , 请参考上文中的描述) , 我们在这里尝试使用分区的条带化 , 这也正是软件RAID和使用RAID芯片构建磁盘阵列的区别 。我们选取了一个29GB的分区进行划分带区卷 , 在划分带区卷区时 , 系统会要求一个对应的分区 , 也就是说这时其他的动态磁盘上必须要有同样29GB或更大的未分配空间 , 带区卷分配完成后 , 两个同样大小的分卷将被系统合并 , 此时我们的格式化等操作也是同时在两个磁盘上进行 。
在构建RAID 0完成后 , 我们决定测试其硬盘传输率以确定这种软件RAID对性能的提升程度 , 我们构建软件RAID的平台和前文中的硬件RAID平台并不相同 , 为了保证CPU的性能以确保我们软件RAID的实现 , 我们采用了较高端的系统:Athlon XP 1700+ , 三星256MB DDR内存 , 华硕A7V266-E主板 , 由于软件RAID对硬盘规格的要求比较低 , 所以硬盘系统我们选用了不同规格的硬盘 , 希捷酷鱼Ⅳ 60GB和西部数据1200BB 120GB两块硬盘 。
在传输曲线的后半段 , 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软件RAID 0的硬盘传输率达到了60MB/s , 完全超越了阵列中任意一个硬盘的传输率 , RAID 0的优势开始体现出来 。对于追求高性能的用户来说 , 这应该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
这里应该说明的是 , 在Linux环境下 , 我们同样可以利用Raidtools工具来实现软件RAID功能 。这个工具可以制作软RAID 0、RAID 1、RAID 4、RAID 5等多种磁盘阵列 。在使用Raidtools之前 , 首先要确定目前正在使用的Linux核心是否支持Md 。如果你正在使用的核心是2.0.X , 并且不是自己编译过 , 大多数情况下支持软RAID 。如果不能确定 , 则需要自己编译核心 。
虽然RAID功能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好的速度体验和数据安全性 ,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 , 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廉价IDE-RAID解决方案本质上仍然是”半软”的RAID , 只是将RAID控制信息集成在RAID芯片当中 , 因此其CPU占用率比较大 , 而且性能并不是非常稳定 。这也是在高端系统中软件RAID 0的性能有时可以超过”硬件”RAID 0方案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