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事波澜不惊的意思 波澜不惊是什么意思

作者:张景(江苏师范大学哲学范式研究院讲师)
“宠辱不惊”是一个常用成语,并由此引出另一个成语——受宠若惊,这两个成语最早出自《老子》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这段话中的“宠辱若惊”,被学界普遍解释为:“得宠得辱,失宠失辱,皆若惊者 。”(高亨《老子正诂》)“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受宠惊喜而受辱惊恐 。宠辱,都用如动词,指受到宠辱 。”(张松辉《老子新解》)《现代汉语词典》也把“宠辱不惊”解释为:“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 。”
这些解释乍看起来,很有道理,也符合常理,但联系《老子》全书及本章内容,就会发现这一解释并不符合老子原意 。《老子》全书的主旨是在讨论最高统治者的品行与治国方略,本章也不例外,因此本章最后指出:“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认为只有宠辱不惊的忘我之人才可以托付天下 。可以托付天下者,自然非天子莫属 。换言之,本章是就天子品德而言 。既然是就天子而言,那么“受宠”二字就失去所指对象,因为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只有他有资格去宠幸别人,哪里还会有什么人有资格去宠幸天子呢?
出现这种误解,是因为后人多从“受宠”“宠幸”这一常用义去理解“宠”字,而忽略了“宠”还有一个更为原始、而今人较少使用的含义——尊崇、尊贵 。《说文·宀部》:“宠,尊居也 。”“宠”的最早含义是“居于尊贵之位” 。这一用法在古籍中经常出现,如《国语·楚语下》:“宠神其祖,以取威于民 。”韦昭注:“宠,尊也 。”《汉书·佞幸传》:“诸附倚者皆得宠位 。”所谓“宠位”,即尊贵的地位 。“宠”还有一个与尊贵近似的含义——荣耀 。《国语·楚语上》:“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征南海,训及诸夏,其宠大矣 。”韦昭注:“宠,荣也 。”既然“宠”有尊贵、荣耀的意思,那么与“宠”相对的“辱”,则是低贱、屈辱的意思 。在《老子》中,我们也能找到内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二十八章)“荣”“辱”构成一对反义词 。
关于“宠辱若惊”的“惊”,学界都把它解释为吃惊、惊恐 。如果按照惊恐的意思理解,就会有一些滞碍不通的地方:受辱固可引起惊恐,受宠何必惊恐?虽然不少学者曲为之解,但终不顺畅 。这里的“惊”应为动乱、不安的意思 。《词源》:“惊:乱貌 。《吕氏春秋·慎大》:‘众庶泯泯,皆有远志,莫敢直言,其生若惊 。’注:‘惊,乱貌,民不敢保其生也 。’”《岳阳楼记》中的“波澜不惊”的“惊”就是动荡不安的意思,后人常用“波澜不惊”形容心境平静 。老子的“宠辱若惊”的“惊”,指的就是内心动荡不安 。
老子的意思是说,作为圣王,无论身处尊贵地位,还是身处危险境地,都能坦然处之,心里不会产生任何波动 。身处尊贵地位而内心平静如常的帝王典范是舜、禹 。《论语·泰伯》:“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朱熹《论语集注》解释说:“不与,犹言不相关,言其不以位为乐也 。”身处天子之位的舜、禹并不因为地位的尊贵而沾沾自喜 。《庄子·逍遥游》把这样的圣君称为“神人”,郭象描述神人说:“夫神人即今所谓圣人也 。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玺,便谓足以缨绂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至者之不亏哉!”(《庄子注》)地位尊贵的圣君与隐居山林的隐士具有一样的平静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