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级岩石的划分 岩石强度等级划分

【十二级岩石的划分 岩石强度等级划分】根据岩石建造类型、结构面特征及其组成岩石的岩性和强度等特征,岩体分为岩浆岩、变质岩、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特殊岩石等5个工程地质岩类 。每个岩类再划分为若干岩组,共计18个岩组 。根据土体的成因类型、物质组成及工程特征,土体划分为两类11个组 。
(一)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1、岩浆岩类
(1)坚硬—软弱块—层状基性喷出岩 。
火山熔岩为块状,较坚硬—坚硬,干抗压强度48.0—193.0兆帕,软化系数0.64—0.99,岩体稳定性较好;
火山碎屑岩为似层状或层状,软弱—较坚硬,干抗压强度10.9—56.0兆帕,软化系数0.43—0.54,岩体稳定性差 。
力学强度的高低与岩石的节理裂隙发育和风化程度有关 。中等风化玄武岩强度为微风化—新鲜的20—50%;火山碎屑岩易受风化,中等风化的锤击易碎 。
(2)坚硬—较坚硬层状中—酸性喷出岩 。岩石干抗压强度多大于108兆帕 。流纹岩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力学强度变化较大,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岩组中相对软弱的夹层 。使岩体稳定性变差 。
(3)坚硬块状侵入岩 。岩石以中—粗粒或斑状结构为主,块状构造,新鲜者致密坚硬,裂隙不发育,力学强度普遍较高,尤其是新鲜花岗岩,抗压强度一般大于98兆帕 。

十二级岩石的划分 岩石强度等级划分

文章插图
2、变质岩类
(1)软硬相间薄—中厚层状变质砂页岩 。
岩层厚薄不等,软硬相间,岩石的完整性和抗风化能力差异很大,力学强度各向异性 。
片岩、千枚岩、板岩等软弱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垂直干抗压强度12.0—113兆帕;石英岩、变质砂岩、硅质岩等硬质岩石,较坚硬—坚硬,垂直干抗压强度43.0—260兆帕,最高达338兆帕 。风化岩石干抗压强仅40—90兆帕 。
(2)坚硬块状混合岩类 。
岩石呈块状,完整性好,坚硬,干抗压强度59—196兆帕,强风化者为22兆帕 。
(3)软弱碎裂状构造岩 。
岩石破碎,透水性强,压碎花岗岩垂直饱和抗压强度为73兆帕,部分小于20兆帕 。
十二级岩石的划分 岩石强度等级划分

文章插图
3、碎屑岩
(1)软弱—较坚硬,中—厚层状红色砂泥岩 。岩石呈不等厚互层状 。力学强度因岩性不同而异 。砂岩,砾岩等岩石较坚硬,干抗压强度多大于50兆帕,风化岩干抗压强度一般小于50兆帕 。泥岩、粘土岩等垂直干抗压强度为11.8—17.0兆帕 。
(2)软硬相间薄—中层状砂页岩 。页岩常夹砂岩或与砂岩互层产出 。砂岩干抗压强度为100—169兆帕,比片岩高几倍至十几倍,而砂岩强度又容易受风化影响,风化者为3.8—27兆帕,半风化者60—70.3兆帕 。
(3)坚硬—较坚硬中厚层状砂砾岩 。岩石致密坚硬,抗水性和抗风化能力强,力学强度高,抗压强度多大于98兆帕 。
(4)软硬相间层状碎屑岩夹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等抗压强度较高,页岩抗压强度低 。但碳酸盐岩因岩溶发育,强度有所降低,尤其在断裂破碎带 。
十二级岩石的划分 岩石强度等级划分

文章插图
4、碳酸盐岩类
该岩类的工程地质特征主要与岩石的岩溶化程度有关 。
(1)坚硬—较坚硬中—厚层状强岩溶化碳酸盐岩 。包括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岩溶率8—35%,新鲜岩石抗压强度一般大于98兆帕 。
(2)坚硬—较坚硬中—厚层状中等岩熔化碳酸盐岩 。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化灰岩、生物灰岩、白云岩等,沿断裂及褶皱轴一般发育有溶隙、溶洞、暗河等 。岩溶率一般为1.2—3.3%,岩溶发育深度在100米心内 。干抗强度69.5—107.7兆帕,饱和抗压强度51.0—75.5兆帕,干抗剪强度8.0—12.7兆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