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福的创业故事 麻辣烫杨国福( 三 )


像麻辣烫这种简单品类的餐饮项目,属于“小而美”的轻资产模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餐饮行业受限于供应链、店面成本、品控、人员人本等因素的问题,但对麻辣烫等品类来说很难形成品牌效应 。从消费者视角看,选择麻辣烫或者其它小吃,不是非某品牌不可,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就近原则或临时起意 。
风起于青萍之末 。一位专注消费赛道的VC投资人曾对投资界表示,他们想投麻辣烫品类,但头部品牌已经成形,想跑出新品牌很难 。而且,麻辣烫店也不差钱 。这可以在杨国福和张亮身上获得印证,他们成立至今拒绝所有VC,理由是:不差钱 。

杨国福的创业故事 麻辣烫杨国福

文章插图
04 杨国福何以成为麻辣烫的龙头企业?
近两年杨国福麻辣烫犹如雨后春笋般,以几乎每年1000家门店的增长速度不断发展,一跃成为年收入50亿的连锁大品牌,如今加盟店数量已经突破了6000家 。
那么,从一个小吃摊到如今拥有6000多家加盟店,杨国福麻辣烫是如何做到的呢?
1、首创“按斤售卖”,吸引不同客群
麻辣烫刚出来的时候普遍都是“按碗卖”,每碗都是固定菜品,有豆芽、菠菜、海带、豆皮、蟹棒一类的食材,一碗大概卖3元的样子 。
杨国福麻辣烫一开始也是按碗售卖,为了应对房租、人工等成本的上涨,客单价还从3元一碗渐渐涨到了4元、5元、8元 。
可是,单纯调高麻辣烫的价格,时间长了不仅非常伤顾客,也没法真正去解决成本上涨问题 。
于是在2009年,杨国福麻辣烫来了一次全方位的升级改造,首创了麻辣烫行业“论斤称重”售卖模式 。
杨国福的创业故事 麻辣烫杨国福

文章插图
从前按碗卖的麻辣烫,菜品都是固定那几样,没办法让顾客实现个性化搭配 。而“按斤售卖”,丰俭由人,无疑能够吸引更多的客群 。
就像杨国福所说的那样:“一方面,消费者自主性提高,可以根据喜好自主选择菜类;另一方面,他们还可依据食量选择重量,吃的多费用就高,吃的少费用就低,避免了涨价所带来的客流量减少等问题 。”
后来,这个模式被同行广泛应用,几乎成为了行业惯例 。
2、产品创新,打造可以喝的汤底
虽然杨国福麻辣烫生意火爆,但是以往麻辣烫在人们心中的认知中,汤是不能喝的 。
杨国福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2012年杨国福麻辣烫走出东北,走向全国的时候,也开始了“汤底”的改革,力在摆脱人们对传统麻辣烫汤底的印象 。
为了改变人们对麻辣烫的认知,杨国福从贵州成都等地亲自选取底料产品,汤是经过6个小时熬制的牛骨熬制,从根本上和传统麻辣烫汤底有了区别 。
杨国福的创业故事 麻辣烫杨国福

文章插图
同时为了让汤更有营养喝起来味道更鲜美,还在汤底中添加了奶粉,这样做出来的麻辣烫是可以直接喝汤的,一下子和街边其他麻辣烫的产品形成了区隔 。
此外,因为麻辣烫起源于巴蜀地区,初到北方并没有像现在一样让重口味的北方人喜欢起来,杨国福看北方吃火锅的时候人们都喜欢用麻酱来提香味,于是选择了和专门生产麻酱的企业合作,也正是这一个小小的举措让麻辣烫得以在北方市场发扬光大 。
—————
参考资料:
麻辣烫“双雄”格局生变?杨国福或率先冲击“麻辣烫第一股”
杨国福的“麻辣传奇”
没想到,杨国福麻辣烫也要上市了...
杨国福申请上市!19年开出6000家麻辣烫店
新餐见餐饮连锁增长产业服务平台,秉承“利他、共赢、持续、全局”的价值观,以餐饮决策管理者为服务核心,以企业家集体“洞见”为线索,以打造和赋能新餐饮“标杆”为抓手,为餐企提供“一站式增长解决方案” 。增长新洞见,就在新餐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