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创业需多观察 2018杭州创业创新观察

新华社杭州6月11日电题:从“天堂之城”到“双创”热土——来自杭州创业创新的一线报告
新华社采访人员沈锡权 商意盈 马剑
平均每天诞生602个市场主体、109个有效发明专利……“天堂之城”浙江省杭州市在创业创新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磁场”,成为一片“双创”热土 。
(小标题)“双创”催生蓬勃发展活力
“我属龙,我超喜欢杭州 。”讲一口流利的中文,来自加拿大的创客尼克·米切尔如今正在杭州梦想小镇的一处孵化器中带领一支国际化VR开发团队“造梦” 。“企业这几年发展很快,已经拿到了900多万元融资,产业前景很好 。”
梦想小镇位于杭州余杭区,12个由旧时粮仓改建而来的众创“种子仓”已成为孕育未来的载体 。成立4年来,梦想小镇累计引进深圳紫金港创客、良仓孵化器等知名孵化器,集聚创业项目1867个、创业人才16400名,融资总额达110.25亿元 。
与余杭区隔着钱塘江南北相望的高新区,则坚持把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作为首要任务 。伴随改革开放步伐两次创业成功的启明医疗首席执行官訾振军将第三次创业的落脚点放在杭州,“来了之后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来杭州创业 。”
10年来,訾振军和启明医疗一直在“死磕”国际最顶尖的技术之一——经导管人工瓣膜 。几年来企业发展迅速,拥有专利384项,预计今年在国内销售可达3亿元,目前公司估值超过8亿美元 。
“双创”正在杭州这片热土催生出蓬勃活力 。杭州持续开展新一轮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着力培育技术水平领先、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群体 。截至2018年10月,杭州市共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238家,科技型初创企业2929家,数量保持浙江省领先 。
(小标题)“只有失败的项目,没有失败的创业者”
浙江大学毕业的“80后”海归青年杨佳威笑称自己一人就占了“两路军” 。他是国际上少数掌握高密度神经刺激器技术和高分辨率人工视网膜技术的科学家之一 。2014年9月从澳洲回国,带领团队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开始创业 。
他的团队研发出目前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320通道视网膜芯片,可以真正意义上恢复盲人的功能性视力 。杨佳威坦言,选择杭州创业,一方面因为自己毕业于浙江大学,另一方面是看重这里宽容失败的氛围 。
“只有失败的项目,没有失败的创业者 。”杭州未来科技城招商局副局长屈永辉说,如果有好的想法,在未来科技城基本可以做到“零成本”创业,即便创业失败,政府给予的所有支持也不会要求偿还 。
尊重失败、尊重创新的理念在杭州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枫惠六和桥董事长马海邦是杭州一家孵化器的负责人,他的办公室是创业群体中出了名的“解忧茶座” 。马海邦说,创业必然优胜劣汰,失败有时候是创业者最好的教育和成长历练 。
每当夜幕降临,钱江两岸一盏又一盏创业灯火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气质 。据统计,2018年,杭州市新设各类市场主体22.57万户,其中新设企业数11.95万户,同比增长12.5% 。杭州全市统计范围内的64个省、市级特色小镇新入驻企业达10290家,累计入驻企业41368家,带动就业58.67万人 。
(小标题)“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强大的创业创新“磁场”背后,是当地政府坚持“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 。杭州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持续推动行政审批减环节、简流程、压时限、提效率、优服务 。
在杭州未来科技城,转变政府扶植项目方式,通过资助孵化器,借用市场的力量寻觅“种子”,还以购买服务形式合作开发企业服务大数据平台,建立标准化企业数据库,提高企业服务、科学决策精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