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国语言天才 会七国语言的人

今天来看,一个河北人和一个武汉人谈恋爱,难度大吗?
可能还好,毕竟坐高铁飞机几个小时就能见到,打开,几秒钟就能互诉情话 。
但是,把这个问题往前推两千多年,会是什么样?
公元前221年大秦统一六国,在此之前漫长的战国时代,中国被切分成不同的小国家,今天的异地恋,那个时代叫异国恋 。
交通不便,见一面要跋山涉水,写信交流可能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收到,就算收到了,你也不一定看得懂 。
看这两张图:

7国语言天才 会七国语言的人

文章插图

7国语言天才 会七国语言的人

文章插图
我相信大多数没有研究过古汉语的人都会觉得这是完全不同的字 。
但事实上,这是不同国家里,“马”字的写法 。
试想一下,这种千奇百怪的文字差异,燕国人给楚国人写信,楚国人能看懂吗?
恐怕跟我们现在看到一堆俄文感觉差不多 。
秦始皇武力灭掉其他几个国家已经很难了,好不容易一统江山,原先各国的文武百官也都收归己用,结果一看大家呈上来的公文,两眼一抹黑 。
让秦始皇活到老学到老,掌握七国语言文字是不可能的,所以才有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车同轨,书同文 。
这是我最近在看的一部关于秦朝历史的纪录片里讲到的内容,纪录片的每一集都不长,30分钟,但讲得深入浅出,很有意思,就和它的名字一样——
《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
7国语言天才 会七国语言的人

文章插图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见过最有梗的纪录片,目前已经在腾讯视频上线了6集,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关于兵器,关于士兵的晋升制度,关于秦朝的娱乐活动等等 。
最新出的,讲统一文字的这一集,叫《大秦文化人》,拍摄于中国文字博物馆 。
【7国语言天才 会七国语言的人】前5分钟接连拍了两个小剧场,从普通人和皇帝的角度呈现了,文字不统一对这么一个大国的种种不方便 。
除了精通各国文字的士人,普通人几乎没法和原先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 。
每天要批阅堆积如山公文的秦始皇更是不胜其烦,在朝堂上屡次掀桌 。
7国语言天才 会七国语言的人

文章插图
统一文字,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势在必行 。
7国语言天才 会七国语言的人

文章插图
放到今天大概可以理解成,这是秦始皇和手下的几个文官,进行的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语文课” 。
因为统一后的文字是要推广到全国,给普通人用的,那个时代也没有九年义务教育,文盲率高得吓人,所以字体不能过于复杂 。
统一后的文字叫做“小篆”,长这样:
7国语言天才 会七国语言的人

文章插图
可能我们现在觉得还是挺难写的,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此之前的甲骨文,长这样:
7国语言天才 会七国语言的人

文章插图
不过即便如此,秦朝官员的文书除了小篆,也有另外一种叫做“秦隶”的字体:
7国语言天才 会七国语言的人

文章插图
比小篆还要更简单一些,似乎也更接近当下我们使用的文字 。
秦隶和小篆的区别,可以近似地理解成印刷体和手写体 。
它的诞生更加戏剧化,在纪录片中同样以小剧场的方式呈现 。
纪录片中,秦始皇说了一句台词,文字不统一,人心就难以统一,大秦便难以长治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