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心理发育 宝宝的心理发育过程


什么是儿童心理发育 宝宝的心理发育过程

文章插图
人类从出生到成熟(约1—8岁左右)统称为儿童期,这一时期是人类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大,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 。儿童的心理在这个时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从萌芽到成熟的整个发展过程,是接受教育最有效的时期,因而受到社会及家庭的极大关注 。
健康的躯体和发育正常的大脑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在正常的遗传条件下,周围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精神心理发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出生后的环境影响来自家庭、托幼机构、学校和社会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从出生到青少年阶段接触最密切的环境,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最大 。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良好的道德品德,充满着爱的安定环境和丰富充实的生活使儿童获得健康的心理 。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模仿的榜样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对儿童早期情绪和性格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 。
溺爱和照顾过多会使孩子养成幼稚、胆怯、任性、粗暴、无责任心、社会适应性差、依赖性强的性格 。如对孩子采取冷漠忽视或粗暴压制的态度,则会使孩子的性格倾向于对人冷漠、孤僻、不合群,有时则有反抗、暴燥、执拗的表现 。如父母对子女态度亲切、讲理、民主,则儿童大多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积极向上 。父母对人处事的行为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
心理发育过程
2个月婴儿心理发育
这个时期的孩子与外界接触很少,是以自我为中心地生活着,只关心自己的满足 。当他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时,就非常平静,而当饥饿、消化不良或疲劳刺激时,就会不停地啼哭 。妻子的注意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发亮或彩色鲜艳的物体出现在视野内时,他会发出愉快的声音 。孩子有了短时记忆,当孩子注意的事物从视野中消失时,能用眼睛去寻找 。
3个月婴儿心理发育
能短暂地集中注意一个新鲜事物,如看到彩色的图象,能安静下来注视片刻,短暂的记忆保持时间很短 。当孩子被抱起时,会高兴地发出响亮的尖叫声 。
4-6个月婴儿心理发育
4个月时孩子记忆力较短暂,能对熟人再认识,只能保持几天,高兴时会笑出声,全身乱动 。
5个月时孩子的注意力有了提高,能稳定地注意某一事物,仍对色彩鲜亮的玩具特别感兴趣,每当学会一种玩法,就会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
6个月时开始有了注意事物的选择性,出现了注意的萌芽,这时也开始出现分离后焦虑的情绪 。
7-9月婴儿心理发育
这个时期的孩子能有意识地较长时间注意感兴趣的事物,具有短时记忆,能再认识几十天之前的事物,并能再现几周前的事物,孩子仍有分离焦虑的情绪 。
10-12个月婴儿心理发育
【什么是儿童心理发育 宝宝的心理发育过程】10个月的孩子已有个体的特征性,有的孩子表现得活泼、有的沉静、有的灵活、有的呆板 。如有的孩子不让别人抢走他手中的玩具或吃的东西;而有的孩子见别人有什么玩具都想要什么;有的孩子则显得很大方,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与别人一起分享;有的孩子整天不声不响;
此外这时期宝宝具有明显的记忆力,能认识自己的玩具、衣物 。还能指出自己身上的器官,如头、眼、鼻、口等 。而思维发育程度较低,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叫做前语言思维,表现为有目的地用东西来解决问题,如可找到藏在某地方的物体 。孩子的好奇心逐渐增强,喜欢到处触摸,到处看 。孩子常常把家里的抽屉打开,把每件东西都拿出来看看、玩玩,如果有箱子,他就会钻进去,还会把塑料袋套在自己头上,常常因拿不下来而发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