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 证券业是认真的?中证协报告:全行业投入不及摩根大通1/3

_原题为:数字化转型,证券业是认真的?中证协报告:全行业投入不及摩根大通1/3,前10更被招行碾压
摘要【数字化转型 证券业是认真的?中证协报告:全行业投入不及摩根大通1/3 前10更被招行碾压】8月21日下午,中证协公布《关于推进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研究报告》 。该报告系中证协对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的调研,从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角度出发,客观分析行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行业调研反馈情况就推进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券商中国)
“一个高盛顶整个中国证券业”,这样的调侃之意令“航母级券商”的建设箭在弦上 。而在信息建设之路上,国内证券行业同样任重而道远 。
8月21日下午,中证协公布《关于推进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研究报告》 。该报告系中证协对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的调研,从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角度出发,客观分析行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行业调研反馈情况就推进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

数字化转型 证券业是认真的?中证协报告:全行业投入不及摩根大通1/3

文章插图
在这份约5000字的报告中,中证协指出,我国证券行业信息技术投入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放眼海外,2019年度,摩根大通、花旗集团信息技术投入分别折合人民币685.13亿元、493.71亿元,是我国证券全行业信息技术投入的3.34倍、2.41倍 。此外,中证协还提出,国内证券行业数字化应用水平有待提升、数字化转型人才支撑不足等因素,都制约了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
实际上,近年来头部券商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已有所突破 。目前,已有多家券商喊出数字化转型的口号,并将相关互金部门、IT部门更名为“数字金融”部门 。不过,对标国际投行,国内证券公司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
投入水平:小摩折全行业三倍有余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一系列信息技术应用的突飞猛进,令数字化时代匆匆到来 。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下,证券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样势在必行 。那么,当前证券业数字化进程究竟如何?
8月21日下午,中证协发布《关于推进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研究报告》 。在这份约5000字的报告中,中证协从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角度出发,客观分析行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 。
中证协指出,近年来数字技术渐趋成熟,为证券行业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条件,尤其是今年疫情防控催生金融服务线上化需求,为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 。如何推进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以科技赋能业务发展,从而实现证券公司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资本市场重要参与主体面前的重大课题 。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一家高盛相当于中国整个证券业”的回顾曾令人感慨几许 。而在信息技术投入方面,国内证券业仍无法与国际投行相抗衡 。
在报告中,中证协给出了鲜明的数据对比 。2019年度,我国证券行业的信息技术投入达205.01亿元,占上年营收比重为8.07% 。然而,2019年度摩根大通、花旗集团信息技术投入分别折合人民币685.13亿元、493.71亿元,占上年度营业收入的9.01%、9.71%,是我国证券全行业信息技术投入的3.34倍、2.41倍 。
数字化转型 证券业是认真的?中证协报告:全行业投入不及摩根大通1/3

文章插图
图源:中证协《关于推进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研究报告》
实际上,摩根大通和花旗是国际投行中信息技术投入费用相对最为突出的两家机构 。据华锐金融科技研究所测算,2015-2019年期间,摩根大通信息技术投入金额合计达到393.77亿美元,花旗信息技术投入金额则合计达到344.45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