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朝功臣,最高能封到什么爵位?

为功臣开放爵位是清朝激励大臣建立功勋的重要手段 。跟官职相比,拥有爵位的功臣,可以享受更多待遇 。按照规例,一品大员每年正式俸禄只有180两白银,而拥有公爵身份的官员,每年有700两白银的待遇 。
而且,官职不能世袭,即便是高级官员也只是荫封子孙 。这种荫封只是让后代以入国子监读书的方式,更容易获得官职 。至于将来如何,全凭自身造化 。

当清朝功臣,最高能封到什么爵位?

文章插图
拥有爵位的官员,可以把爵位传给子孙 。曾纪泽就承袭了父亲曾国藩的侯爵 。即便后代没有再立功勋加封爵位,最后也有一个保底的恩骑尉爵位,每年享受45两白银的待遇 。
对于普通人家而言,还是能够满足生活开支 。这种世代传承的铁饭碗,对于官员而言,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
当清朝功臣,最高能封到什么爵位?

文章插图
不过,清朝确立这套功臣爵位制度并不容易 。当年在关外的时候,清朝很多制度都是直接照搬明朝制度 。
他们早期爵位名称很多都是来自明朝的武官职位 。而清朝的爵位制度又跟八旗女真有关 。所以清朝早期爵位常常是武职跟爵位混杂一起 。
当清朝功臣,最高能封到什么爵位?

文章插图
《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记载,皇太极时期规定:“五倍御之总兵官为一等功,一等总兵官为一等昂邦章京,二等总兵官为二等昂邦章京,三等总兵官为三等昂邦章京,一等副将为一等梅勒章京,二等副将为二等梅勒章京,三等副将为三等梅勒章京,一等参将为一等甲喇章京,二等参将为二等甲喇章京,游击为三等甲喇章京,备御为牛录章京 。”这种混乱对于我们现在辨认清朝初期爵位分封提高了很多难度 。
当清朝功臣,最高能封到什么爵位?

文章插图
但是,清朝初期处于创业阶段,立军功的机会比承平盛世更多,朝廷也鼓励官员多立战功,创立基业 。另一面,爵位制度的不完善,也增添了很多模糊地带 。
当时很多不是满洲八旗出身的官员,也能得到很高的爵位 。比如吴三桂、尚可喜这三位汉人降将,最后都被封为王爵 。
当清朝功臣,最高能封到什么爵位?

文章插图
不过,到了雍正、乾隆以后,清朝爵位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按照规例,非宗室皇族出身的官员,不再分封王爵,即便是八旗出身也是如此 。为了维护宗室的特殊地位,这项规定被严格执行 。
唯一的破例是傅恒和福康安父子 。福康安在前线征战阵亡后,乾隆为他破例封为郡王,他的父亲傅恒也因此由公爵被追授为郡王爵位 。
当清朝功臣,最高能封到什么爵位?

文章插图
很大程度跟他们的身份有关 。清朝虽然提倡满汉官员平等的说法,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满人官员确实比汉人官员更受重视 。他们能得到更重要的职位,更高的爵位 。
晚清时期的曾国藩,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将清朝从亡国局面中救回,临到了也只是封为侯爵 。左宗棠收复新疆,这是何等功勋,最后也只有二等侯爵 。相比之下,那些八旗出身的官员,如和珅,一辈子也没什么军功,还打了败仗,照样封为一等公爵 。
【当清朝功臣,最高能封到什么爵位?】
当清朝功臣,最高能封到什么爵位?

文章插图
除了出身外,能否得到皇帝重视也很重要 。爵位晋升虽然是要有军功,但军功需要打仗,太平时期这种机会比较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