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果真是心存忌恨吗?

在整个蜀汉王朝中,诸葛亮和刘禅的君臣关系最为复杂 。有一位专家学者说,刘禅对诸葛亮是心存怨恨的,因为诸葛亮动不动就搬出刘备来压着刘禅,一副大人训小孩子的口吻,让刘禅这个蜀汉王朝的皇帝非常不满 。也正因此,刘禅在诸葛亮死了之后就撤掉了丞相的职务,以此表达对诸葛亮的不满 。

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果真是心存忌恨吗?

文章插图
其实,这种观点是误解 。因为刘禅不仅没有怨恨诸葛亮,反而是无限信任“举国相托” 。当时,诸葛亮的职务就是益州牧 。而蜀汉王朝也就益州一块地盘,所以等于是把整个蜀汉都交给了诸葛亮 。而诸葛亮也对刘禅寄予厚望,他知道自己要尽心辅佐刘禅,所以才选择大权独揽,这样才可以让蜀汉王朝的运转效率达到最高 。
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果真是心存忌恨吗?

文章插图
后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刘禅为诸葛亮举行葬礼 。当时有一个叫李邈的大臣说了诸葛亮的坏话,结果刘禅命令手下将李邈活活打死 。要知道,刘禅可是一个很善良甚至很懦弱的皇帝,他一生大赦天下达到了12次之多,这辈子总共就杀过两个大臣 。其中一个,就是这位说诸葛亮坏话的李邈 。
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果真是心存忌恨吗?

文章插图
至于撤销丞相职务,这事儿其实不怪刘禅 。因为诸葛亮死了之后,蜀汉王朝没有谁的威望可以符合丞相的要求,因此只有刘禅自己亲政才可以稳得住局面 。但刘禅很好得执行了诸葛亮的遗嘱,他让蒋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又让费祎主管军事兼管行政 。这两个大臣都是诸葛亮点名接班的,刘禅信任并且重用他们,自然应该算是对诸葛亮的信任 。
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果真是心存忌恨吗?

文章插图
最有意思的是,不仅朝廷上的大臣任命都以诸葛亮的意思办,就连皇宫内部的管理也如此 。诸葛亮非常信任董允,在《出师表》里曾经专门提到过 。可是这位董允却是一个狠人,他对刘禅很敢说话,拦着刘禅册立皇妃,指着宦官黄浩的鼻子大骂 。按理说,刘禅对于这样的愣头青应该给他发配到很远的地方去 。可是,刘禅却命令董允掌管禁卫军 。由此可见,刘禅对于诸葛亮根本没有什么怨恨 。
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果真是心存忌恨吗?

文章插图
【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果真是心存忌恨吗?】而且,刘禅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并且封诸葛瞻做了骑都尉 。这个位置都是皇帝最信任的重臣,后来一路青云直上,最后做到了尚书台,算是接过了诸葛亮的内政大权 。只不过,当时蜀汉国力很弱,诸葛瞻没有太多可以发挥的空间罢了 。
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果真是心存忌恨吗?

文章插图
因此,史书上对于诸葛瞻的内政措施记载不多 。但毋庸置疑的是,最后邓艾兵临城下,刘禅还让诸葛瞻去守卫绵竹,算是彻彻底底的举国相托了 。
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果真是心存忌恨吗?

文章插图
纵观整个历史,能够做到蜀汉王朝这样,对诸葛亮家族如此推心置腹去信任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刘禅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三国最名不副实的武将,与吕布齐名,却差一点被普通武将斩杀!
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的五位将军 。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后来逐渐演变成蜀汉五虎上将的说法了 。在蜀汉五虎上将中,关羽的名气是无疑最高的,当然,纵观关羽的一生,其名气和实际的战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