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草莓挑错、洗错 可能变成娃嘴里的“毒药”?


当心!草莓挑错、洗错 可能变成娃嘴里的“毒药”?

文章插图
【当心!草莓挑错、洗错 可能变成娃嘴里的“毒药”?】阳春三月悄然而至,爱吃草莓的宝宝们有口福了 。看着鲜嫩欲滴、香甜诱人的草莓,科长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
可是宝爸宝妈们要注意啦:草莓清洗不当,小心感染病毒!
前段时间,家住厦门前埔的刘女士到集美采摘草莓时,只用随身带的矿泉水将草莓简单冲洗一下便当场吃了 。没想到,回家后她便开始闹肚子,服用了止泻药也无济于事,从晚上8点多到第二天早上6点,拉了超过15次,身体疲惫不堪 。
经前埔医院诊断和化验,原来刘女士是吃了没洗净的草莓,感染上了诺如病毒,导致急性胃肠炎 。
看似干净的草莓,由于表面凸起颗粒形成很多微小的凹部,很易附着灰尘、细菌、农药残留以及含有病毒的污染物 。
如果没洗干净直接吃就可能感染上诺如病毒,引起腹泻 。
但这并不是草莓本身含有诺如病毒,其他生长在地上的蔬菜水果都比较容易附着带病毒的污染物 。
那么,到底该如何清洗草莓?如何挑选、保存?其他蔬果又该怎样去污呢?
清洗草莓分三步
第一步,冲洗
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几分钟,去掉表面的病菌、农药、污染物等 。
第二步,浸泡
放进淘米水或淡盐水中浸泡几分钟(超过5分钟为宜) 。
第三步,再次冲洗
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几次就可以吃了 。
注意:
清洗过程中千万不要把草莓蒂摘掉,否则残留的农药会随水进入果实内部 。
带籽的南方水果(比如猕猴桃、火龙果、草莓…),都有致敏的可能,1周岁以下孩子最好不要接触 。
聪明的宝爸妈们是不是也想到举一反三啦:
其他表面光滑的水果或需要生吃的蔬菜都可以照此步骤进行哦!
挑选草莓看五点
科长一个同事前两天还抱怨说,自己在超市买的草莓,看上去“饱满可爱”,吃起来却一点味道都没有 。
科长微微一笑告诉他:“你可能买到用催熟剂催熟的草莓啦!”
那么,怎样辨别草莓是正常长大还是催熟的呢?如何挑选到形美味甜的草莓?
1.闻香
√自然成熟的草莓都会带有一股浓郁的草莓香味,吃起来酸酸甜甜 。
×而催熟的草莓则没有香味或带有一股刺鼻味道,吃起来寡淡无味 。
2.辨色
√自然成熟的草莓一般都是整体变红,颜色均匀,草莓籽(草莓表面的“芝麻粒”)呈金黄色 。
×催熟的草莓则会红一块白一块,色不均匀、光泽度差;在底部果柄处,颜色还青红分明;就连草莓籽都是红艳艳的 。
注意:
草莓的“白屁股”跟激素没关系,主要跟采摘时间有关 。
过于成熟的草莓外观局部发黑,很难保证新鲜度,最好选择八成熟左右、红而不软的草莓,这样的草莓口感最好 。
3.看形
√一般情况下,选形状匀称、手感较硬,有细小绒毛的草莓 。这样的草莓通常富含水分 。
×如果形状太奇怪就要谨慎 。虽然畸形的草莓也不一定都是打激素的,可能跟授粉不均、温度过低、生长条件有很大关系 。
但为了避免激素问题,我们在挑草莓时避开奇形怪状的草莓就好了 。
4.识“心”
√正常草莓果肉鲜红,很少“空心” 。
×催熟或激素草莓往往轻易就能掰开,果肉颜色发白,空腔较多 。
不能选大个儿草莓,因为用了膨大剂?
草莓注射膨大剂后,确实会变大、甚至变畸形 。其味道淡、果皮变薄,不易储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