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心也可以让你很成功


那一年 , 我听了师傅的话
很多年后田文科反复想起刘传圣 , 这个当年他叫作刘师傅的人 。当年 , 田文科听了刘师傅的话在西安城里爬了一年的竖井 。坐在联通总部冷气过盛的办公室里 , 现任中国联通数据与固定通信业务部部长的田文科想起有点温暖又有点模糊的过去 。
那一年田文科不过23岁 , 刚从大学毕业 , 在这个陌生的省会城市 , 毫无背景的小田开始了他的生涯 。
大学读的是南京邮电学院通信专业 , 1982年毕业分配到西安市电信局市话二分局线务班 。单身宿舍里 , 一同分来的年轻大学生们常常高谈阔论和抱负 , 讷于言辞的理科生田文科感到也有必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前途 。
在此之前 , 他一直没有考虑过太多人生道路的问题 , 高中毕业成了下乡知青 , 种田 , 养猪 , 放牛 , 叫干嘛就干嘛 。恢复高考 , 大家说小田你成绩不错 , 该去考大学 , 他就认真复习 。填志愿那天正在犯愁 , 抬头一眼看到复习教室里变电盒里的电阻 , 他想那就报考跟"电"有关的吧 。理科生田文科习惯解决出现在面前的问题 , 让他去考虑几十年的发展 , 他感到太遥远 , 毫无思路 。
师傅刘传圣的话帮了他 , 师傅说 , "小田 , 这么多年局里还没有地下电缆分布图 , 你去把西安市的地下电缆摸清楚 , 画张图 。"师傅简单地说完就走了 , 小田答应了一声"好"就扛着梯子 , 骑上三轮车出了门 。
为了这一句话 , 小田干了三年 。
田文科每天早上骑着绿色的"飞鸽"自行车去线务班 , 到班上换上工作服 , 把梯子 , 钢钩 , 几块砖头 , 画图本往三轮车里一放 , 再蹬上三轮开始一天的工作 。他先制定一份行车路线图 , 每天按着地图"扫街" 。那时电信局还在使用老式井盖 , 直径近一米 , 重达百斤 , 田文科用自制的钢钩钩住盖上的凹洞 , 两手握住钩柄一撑劲 , 井盖划出简洁的弧线应声落地 。
有的竖井积了污水 , 臭气熏人 , 小田先放下梯子 , 带着砖头下去 , 把砖头铺到露出水面再下脚 。
西安晴多雨少 , 偶尔下雨的日子 , 田文科披上雨衣 , 把画图本揣进怀里 。

制作电缆分布图的工作前后持续了三年 , 前一年半他走遍了西安的大街小巷 , 爬进每只竖井记录电缆分布 。
一年半后他开始用业余将收集到的资料仔细绘制成图 。
后一年半刘师傅给他派了新任务--到每个基层部门走一遍 。交换机房 , 电源机房 , 障碍台 , 每个部门待上三个月到五个月 。师傅要求他必须能够像个第一线操作工一样"手起活落" 。田文科和工人师傅一起冒着大雨抢修电缆 , 也从此成为修理电话机的高手 。
田文科忙着查电缆 , 画电缆分布图的三年 , 身边的年轻同事们也没闲着 。他们依然热衷于讨论 , 琢磨怎么走关系从基层调到上层机关 , 琢磨在机关工作做人处世的门道 , 为自己谋划人生曲线 。
田文科的人生线路图却始终没能画出来 , 他也不大能理解同事们为什么热衷于谋划人生 。
那天师傅叫他去查电缆时还说了一句话 , 师傅说 , "不管你是做技术 , 还是做管理 , 要想在邮电系统发展 , 技术一定要过硬 。"田文科觉得凭这一句话就足够指导三年乃至更长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