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高管回应净利润下滑和寿险改革

_原题为:平安高管回应净利润下滑和寿险改革

平安高管回应净利润下滑和寿险改革

文章插图

平安高管回应净利润下滑和寿险改革

文章插图
8月28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股票代码:601318.SH、2318.HK)在深圳举行中期业绩发布会 。平安高管团现场解读平安中报并回答提问 。
平安高管回应净利润下滑和寿险改革

文章插图
半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平安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43.10亿元,同比增长1.2%;年化营运ROE为21.6%;净利润759.68亿元,同比下降28.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6.83亿元,同比下降29.7% 。
净利下滑主要系会计准则因素
面对净利润近三成的下滑,平安集团联席CEO姚波表示,净利润的下滑主要受新会计准则的影响 。姚波指出,平安是国内保险公司唯一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公司,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影响是导致利润波动更大 。因此平安从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68.13%,下降到今年的-29.7%,而其他保险公司采用的会计准则下净利润波动率会相对较小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了解到,与原《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IAS39)相比,新会计准则IFRS9主要在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和套期会计三方面有较大变动 。在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上,从之前的“四分法”变成“三分法”,新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分为三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之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取消 。原本具备业绩平滑功能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将根据持有金融资产现金流特征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两个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金融机构利润表的波动,具体的利润表波动幅度取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占比高低 。从金融机构横向比较来看,截至2017年中报,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比接近30%,银行和证券相对较低,因此按照IFPS9规则进行调整的话,保险公司的利润表波动会相对较大
姚波进一步指出,我们希望投资者更多关注营运利润,因为营运利润会将短期波动因素剔除掉 。所以去年上半年平安的营业利润的增速在24%左右,今年的营业利润仍旧保持了正增长 。当然疫情影响对各条业务线都有冲击,包括对投资、信用市场信用风险等 。今年在整个同业,在财务利润上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二营运利润更多反映了公司中长期经营趋势 。此外公司分红也与营运相关,这对股东的回报也是相对更加稳定的 。
寿险改革试点预计年底完成
寿险及健康险板块一直是平安主要利润来源和价值支撑 。中报数据显示,受疫情等影响,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增长遇阻,为310.31亿元,同比下降24.4% 。
这让市场越发关注已持续2年的寿险改革 。
平安集团联席CEO陈心颖表示,寿险改革是艰难的,但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平安还是坚持要做 。平安做寿险20多年的历史中,这是第二次改革,但我们看到2004年第一次改革时,经历了2-3年非常痛苦的改革期后,就为今后的十几年奠定了好基础 。
第二次改革在2018年下半年其实就开始启动,我们看到整个寿险行业在过去十几年,尤其是在人口红利减少后,客户需求在变,科技手段在变,传统的大进大出的模式不能持续,因此必须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