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你不会永远比别人差


记住:你不会永远比别人差

文章插图
那一年 , 她还在农村里插队 , 瘦弱的身子承受着繁重的农活 。
一天 , 她正在西瓜地里忙着 , 有人把她叫了过去 , 说工宣队来招生 , 去试试 。

这一试 , 她就去了北京外语学院 , 成了英语系的一名工农兵学员 。不过 , 还来不及欢喜 , 阴霾就笼罩了心头 。在班里 , 她居然有两个“最”:
一个是年龄最大——老姑娘了;一个是成绩最差——基础太弱 。

一天上课 , 老师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 第一遍没有听懂 , 第二遍听懂了却不知怎么回答 , 于是 , 僵在了课堂上 。课后 , 她一口气跑到后院的山坡上 , 大哭了一场 。
“有什么大不了的 , 不就是比别人差 , 我努力还不行吗?”终于想通了 , 她给自己许下诺言:
“我一定要成为最好的学生!”她很勤奋 , 每天晚上学到深夜 , 凌晨四五点时又掀开了被窝 。不管天热天冷 , 在校园一角的那棵大树下 , 常能见到她的身影 。大声地念 , 大声地背 , 把头一天学的东西翻来覆去 , 不记得滚瓜烂熟不罢休 。

一晃 , 四年过去 。毕业的时候 , 她的确成了全年级出类拔萃的学生 。
那一代人 , 和今天完全不同 , 因为根本没有择业自主权 , 从英语系出来的她 , 被分到英国大使馆做接线生 。这份工作单调、乏味 , 很麻烦 。在外人眼里 , 还是一份很没出息的活 。起初 , 她能够老老实实地干 , 时间一长 , 心里就越发郁闷 , 越不平衡——一个堂堂外院的尖子生怎能这样憋屈呢?终于 , 在和母亲的一次见面中 , 她大吐苦水 。

慈祥的母亲没说什么 , 而是叫她去洗卫生间、刷马桶 , 她怏怏不乐地听命 。可是 , 她使劲地扫地板、费力地刷马桶 , 反复几次 , 感觉还是很不干净 。她不由抱怨:“我没办法了 , 就这样子了!”母亲不说话 , 而是弄来一碗干灰 , 然后将干灰洒在又脏又湿的地方 , 让干灰将水吸干 , 再扫 , 效果果然好了很多 。不多久 , 马桶里的黄色污垢全不见了 , 犹如做了一次增白面膜 。

她没做到的 , 母亲做到了 。她不禁夸奖母亲 , 母亲却告诉她:
“一件事情 , 你可以不去做;如果做了 , 就要动脑筋做好 , 就要全力以赴 。你不能挑你的工作 , 但你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啊 , 那就是把工作做好 。”站在一旁的她听了母亲的话 , 久久无语 。

回到单位后 , 她仿佛变了一个人 。她把使馆里所有人的名字、电话、工作范围 , 甚至他们家属的名字都牢记在心 。不仅如此 , 使馆里有很多公事、私事都委托她通知、传达和转告 。逐渐地 , 她成了一个留言台、大秘书 。工作之余 , 她就读外文报纸、小说 , 不断提高自己的读、译能力 。由于为人热情 , 水平出众 , 她在使馆里成了很受欢迎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