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传世元青花赏析

元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 。元代是我国第 一个完成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 。民族的大一统让不同的文明之间擦出了奇妙的火花,真正意义上的青花瓷就诞生在这个时代(虽然“唐青花”近年来得到考古 方面的实物支撑,但是与元青花二者之间并无传承关系,“唐青花”更接近于唐三彩中的蓝彩陶器) 。

馆藏传世元青花赏析

文章插图
元青花属款器物不多见,有大元国延祐甲寅造、大元国至正八年等,有赏赐、内府、枢府、赵府、张文进造、有些书写八思八纹 。
元青花开中国陶瓷装饰的一个先河 。在它之前,瓷器的装饰都不这么强烈 。鬼谷下山罐的颜色、画艺、质量,今天看都是登峰造极的水准,永不过时 。
馆藏传世元青花赏析

文章插图
在民间流传使用多年的传世品,一般玉质感强,莹润失透,有些还会有开片 。出土的元青花,清洗干净后,一般玻璃质感强 。釉面清洗不彻底的表面有一层雾状模式的痕迹,显得不光亮,把这层痕迹洗掉,会显出较亮的玻璃光泽 。或不清理,但经过长时间外放擦拭,这层痕迹也会去掉,越来越亮地露出其本质的光亮 。
尔托普卡比宫博物馆,有40件;二是伊朗国家博物馆(微博),有32件 。总体而言,目前已被证实的元青花存世量不到400件,其中有200多件在海外,只有100余件在国内的博物馆 。
馆藏传世元青花赏析

文章插图
慢慢的,收藏不收藏的人们,都知道元青花贵重 。远在伊朗和土耳其的那批元青花重器,也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 。在研究和收藏的过程中,不少民间藏家耗费巨资收藏 。民间对于元青花的产地,都有自己的说法 。比如“白浒孤窑”,比如内蒙古窑址 。。。。也因为考古发掘资料传播不易,很多民间专家甚至认为,景德镇元代不产青花瓷 。并把这个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播到吃瓜群众之中 。
【馆藏传世元青花赏析】中国景德镇的仿元青花没有任何可能使用苏麻离青 。所以,任何制假的方法都无法逃脱苏麻离青的元素分析 。许明的报告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苏麻离青”是soleimani,准确的译法应是“苏来麻尼”一个伊斯兰圣人的名字 。关于苏麻离青的文字记录现在能查到的最早是明万历十七年王世懋写的《窥天外乘》记载:“----官窑,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 。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 。”成书于万历十九年的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也有相同的记载 。万历十九年高濂《遵生八笺》写为“宣窑之青乃苏勃泥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