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有趣的幼儿园科学小实验

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
在国外,科学课比任何课程都重要 。小学以上的孩子们就不用说了,几乎每周都有一节实验课 。就连是幼儿园的孩子,其课程也大多数和科学沾边 。
随着人们了解到了科学的重要性,如今国内的幼儿园也开始把科学课重视了起来,甚至作为幼儿园办园特色,为此吸引了不少家长 。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幼师常常为实验素材而烦恼,因此,天天幼教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大全”,供您参考!
在幼儿园进行科学小实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希望通过以下简单、有趣、适合操作的科学小实验,让孩子在“玩科学、做科学、想科学、议科学、用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在实验中探索事物规律,同时,学会遵守规则、相互合作 。以下是“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大全”:
1、自制泡泡水
材料准备:洗衣粉、餐洗净、肥皂片、小勺子、水、杯子 。
实验操作:请幼儿任意选择一种材料放入水杯里搅拌做成泡泡水,吹泡泡玩 。
指导建议:
●提示幼儿用各种材料做泡泡水,看看哪一种材料溶解的速度快,哪一种材料容易吹出泡泡来,以及材料和水以多大的比例结合吹出的泡泡才又大又多 。
●带幼儿到户外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表面的色彩变化 。
●提醒幼儿不要把泡泡水吸到嘴里 。
拓展与替代:
◆在幼儿自制泡泡水时,可以提供盐、糖等不能吹出泡泡的材料,引导幼儿对比实验 。
◆让幼儿在洗手、洗脸、刷牙时注意观察是否有泡泡生成 。
附:科学小知识
泡泡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形成的 。通常水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比水分子与空气之间的吸引力强,这些水分子就像被黏在一起一样,但如果水分子之间过度黏合在一起,泡泡就不易形成了 。洗衣粉“打破”了水的这种表面张力,它把表面张力降低到只有通常状况下的1/3,而这正是吹泡泡所需的最佳张力 。
泡泡水的调配比例会影响吹泡泡的效果 。
一般,以2份餐洗潦加6份水调出的泡泡水即可使用 。甘油是一种吸湿液体,它与水结合会形成一种较弱的化学黏合剂,减缓水的蒸发速度 。因此,为了使泡泡不那么快消失,可以在泡泡水里放入一些甘油 。通常情况下,吹泡泡溶液最佳配方为:
2份餐洗净、6份水和1—4份甘油 。透过泡泡我们能够看到七彩光,这是因为光线穿过肥皂泡的薄膜时发生折射的缘故 。
2、会变色的花
材料准备:两枝浅色带茎的花,相同的透明瓶两个,蓝色墨水 。
【超有趣的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实验操作:
(1)将两个透明瓶内注入相同多的水,其中一个滴入几滴蓝色墨水
(2)将两支花分别放入透明瓶内,几天后观察花朵颜色的变化 。
指导建议:
●提供给幼儿的花朵颜色尽量是浅色的 。
●注意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茎及花朵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
拓展与替代:可在自然角用芹菜、香菜等易观察的植物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 。
附:科学小知识
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至上地将根吸收的水分和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花瓶中的花朵会变色正是因为茎输导蓝色墨水的原因 。
3、磁力线
材料准备:
一个小盘子,一个塑料袋;一张手工纸,一些铁屑;一根条形磁铁 。
实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