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9家高考志愿填报企业入场 竞争壁垒或许快出现了

每年的高考对于有考生的家庭来说,都是头等大事 。今年,似乎更胜往年 。
疫情的延期影响了正常的课业进度,高考政策又在紧锣密鼓地调整,如何上一所心仪的大学,除了要努力考个好成绩外,不少家长瞄上了高考志愿填报班,期待孩子的分数不要浪费一分 。
除了学校发的人手一册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新潮”的高考志愿填报班可以用大数据进行学校、专业匹配,几百元的低价吸引了不少的考生和家长 。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并不算是新生业务,却在今年尤为被关注,市场上对于行业都抱有哪些期待?这个行业发展到现在都面临哪些问题?
1 疫情+政策催热家长需求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志愿填报业务逐渐走向一个细分产业 。企查查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939家相关企业,其中46.43%的企业成立时间尚不足一年 。
显然,新成立的企业多半冲着今年特殊时期的大量需求而来 。
京师通联合创始人张玉梅对鲸媒体表示,受疫情影响,加上今年是新高考第一年,家长和考生的需求变得迫切,咨询量比往年多了不少,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咨询量也都在同步增长 。
京师通目前志愿填报选择收费在几千到两万元不等,服务内容从简单的志愿填报到一对一个性化服务,90%的家长和考生选择了价格更高的高考志愿个性化服务 。
张玉梅说:“这次疫情和政策变化给家长和考生带来不确定性的感受更强,他们向市场上寻求帮助的愿望比较迫切,这个行业会感知到家长的需求就是市场的需求,新成立的高考志愿填报企业就是例证 。”
花几百块在填报志愿类软件上预测一下自己可以报哪些学校、哪些专业成了考生的新潮流 。不过,为了提高命中率,舍得花钱购买一对一服务的家长也不在少数,京师通今年在北京的一对一咨询量为50组家长和考生 。
立思辰旗下百年英才高考志愿填报业务主打标准化,客单价在1万左右,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学业规划与评估、志愿填报、大学学业指导 。而对于一对一的专家个性化服务,均价在2万左右,占比较低 。
从需求来看,选择此类业务的考生和家长更多看中除了高考志愿填报之外的附加服务,比如孩子由于身体原因,报考哪类学校命中率比较高,他们更信赖综合性质咨询 。
高需求带来了行业新变化,行业整体尝试了更多线上的形式,从早期的宣传招生到后期做咨询,高考后都在尝试线上方式引流 。
百年英才CEO姜百祥表示,今年疫情开始后,百年英才做了近300场线上直播,除了讲授专业课,也邀请了大学招生办老师做讲座,甚至还请高校老师进行针对考生和家长的心理讲座,总体来讲线上讲座在宣传上和引流上都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
高考志愿填报吸引考生和家长的另外一点是,这往往不是考生一个人的事情,更多是全家人的一个合力导向 。考生和家长的意见出现相左时,高考志愿填报业务似乎是更能平衡考生和家长的综合选择 。
不过,线上大数据匹配可以进行规模化服务,但是考生情况千差万别,咨询师进行个性化服务又十分有限,两者出现了一个需要平衡的需求点 。
2 行业发展需要竞争壁垒
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031万,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如何把学生科学合理地匹配到大学里,很多机构看中了考生志愿填报这个刚需 。
众多小企业迅速入场,预示着这个领域的门槛并不高,不少机构去市场购买一套线上填报系统就可以招生,并且招生的门槛也不高,线下甚至不需要设门店,行业分散性高 。
蓝象资本副总裁邱彦峰对鲸媒体表示,高考志愿填报产品主要解决考生和家长填报高考志愿时信息不对称问题 。产品特性导致高考结束后一个月内,企业业务短期爆发,出现极高的峰值,而剩余时间则长期处于淡季 。因而,如何实现全年常态运营成了这类企业需要思考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