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负面情绪”


如何正确看待“负面情绪”

文章插图

每个人都有情绪,情绪有积极的和消极的,有我们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我们很容易因为对情绪的感受而进行评判:对于那些不愉快的、不喜欢的情绪,就称为负面情绪 。
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所谓真正的“负面情绪” 。
每一个情绪都是一种语言,都是带着信息来与我们沟通的 。当我们带着觉知,而不是无意识去看这些情绪的时候,就会发现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也不存在真正的“负面情绪” 。
情绪是送信人,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 。如果你好好的收下这个信息,理解并应对好这封信,送信人就会走了 。
相反,如果你关门不接待这个送信人,他就会一次次的不请自来,就像一个送快递的:如果你没收到,他就得一趟趟的送 。
如果你关着门,他就得敲门、甚至撞门 。白天你不接收,他晚上还会再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在梦中梦见一些我们并不愿意看见和接受的画面 。
越大的情绪,包含着越大、越重要的信息,如果你不接受、不解读,它就会反复出现提醒我们看见 。
因为这封信里,包含着我们内心的重要需要 。所以,如果你处于巨大的情绪中,感觉自己很情绪化,先不要自我批判和自我谴责 。
这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下面,让我们举例来说说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的价值和好意 。
压抑:让你获得安全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让自己觉得难捱的情况,我们时常会忍一忍,虽然我们觉得当时有压抑,但至少当时你获得了安全:在你没有能力或者准备去应对那个冲突时,压抑保护了你 。
每一个压抑都避免了一次我们暂时不愿意去面对的冲突 。至于我们现在还要不要压抑,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准备好 。应对一个可能的冲突,或准备好表达真实的自己 。
老实说,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出现压抑的情绪 。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依赖父母和他人,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独立,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不压抑几乎是不可能的 。压抑让我们退回到自己的空间内,让我们得以喘息和休憩 。
压抑虽然保证了安全,但是确实委屈甚至扭曲了我们真实的自己,甚至有些人会形成了习惯性的压抑 。如果一个人被锁在箱子里很久,他的腿是不能马上站立和走路的 。如果我们有了压抑的习惯,我们很难在不需要压抑的时候依旧压抑,会变得特别的委屈和愤怒 。
解除习惯性压抑的方法是:
努力的觉察和区分,过去(童年)那些“不得不”的压抑 。然后你需要明白:我现在已经成年了,我真的还需要这样吗?现在我的力量与能力,比过去的自己大几十倍 。我已经有能力去改变,有能力真实的表达自己了 。
如果我们还愿意承受压抑,那也要接纳自己暂时就是这样的 。不要自责和自我伤害 。害怕、压抑的惯性是客观存在的,解除任何一个习惯都需要时间与力量,不能一蹴而就 。
愤怒:包含着自尊自重的力量说到愤怒,很多人会觉得可怕、令人害怕和抗拒 。实际上愤怒只是一个情绪而已,它和其他所有的情绪一样 。会让我们害怕的,是表达愤怒的这个人,所附带的其他破坏性的行为和能量 。
比如,表达:我很生气,这是愤怒;摔东西、打人,也是愤怒 。
由于承载愤怒的个体是否学会了合理的表达愤怒,而造成的表达方式的不同 。但愤怒本身只是种情绪,它并不是一定要暴力或者极端表达 。愤怒里包含着力量和自尊自重 。当你不断的退缩和被侵犯界限,你很难不愤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