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雅趣与文化审美,尽在汝窑中

北宋汝窑瓷含有玛瑙这一特征,又让北宋汝窑瓷更容易辨认 。古人所说的玛瑙,并不是我们现在认知的概念,我国传统的“四宝” 是珍珠、玛瑙、水晶和玉石,所以古人所说的玛瑙包含的更广,应当指除了玉以外的宝石都可以称为玛瑙,比如翡翠石、锆石、磷灰石、锂辉石、蛋白石、黄玉、绿松石、玉髓等等 。南宋学者周煇所说的“内有玛瑙沫为油(釉)”,应当是指宝石入釉 。

生活雅趣与文化审美,尽在汝窑中

文章插图
汝窑器有瓶、尊、盏托、碗、盘、洗、奁、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数还有堆花、印花等装饰,底部更有青花年号款,多是用刀笔刻画,和印花、模印等工艺 。如:天青花草纹鹅颈瓶、粉青履莲盏托、天青莲花瓣深腹盂、天青牡丹花龙纹钵、莲花纹钵,藏品送拍咨询可联系福羲彭先生:壹叁玖零,贰叁零,零肆零捌,其他勿扰,辐射纹荷叶器座、辐射纹敛口花钵(藏河南),暗花双鱼瓷盘(藏英国) 。另外,在传世品的个别器物上还出现有文字 。如:“奉华”二字多见于尊、瓶、碟之上 。“蔡丙”、“宁”则是见于小碟与洗上 。文字虽不是装饰,但仍提高了对器物的鉴赏意趣,其中“奉华”应是宋奉华宫的专用物 。
汝瓷是受帝王的美学嗜好和整个社会审美情趣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是蕴含了深厚文化价值的艺术品 。汝瓷诠释了整个时代的文化审美,是青瓷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可以说,汝瓷身上所凝结的社会、历史、政治、艺术、宗教、审美等附加值远远超越了瓷器本身 。
生活雅趣与文化审美,尽在汝窑中

文章插图
汝窑瓷器的胎体都较薄,呈香灰色,凡属盘碗等圆器均施满釉,器里器外口缘及足际均不露胎,采用支钉等工具支烧,器物底部均留有几个支烧痕,即所谓满釉支烧 。支痕最少的为三个,多的为五个,支痕点很小,曾被古人描述为“底有芝麻细小支针” 。
明·高濂《遵生八笺》 ………汝窑余常见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支钉 。余藏一蒲芦大壶,圆底光若僧首,圆处密排细小挣钉数十,上如吹埙收起,嘴若笔帽,仅二寸,直槊向天,壶口径四寸许,上加罩盖,腹大径尺,制亦奇矣 。又见碟子大小数枚,圆浅瓮腹、磬口、泑(釉)足、底有细钉,以官窑较之,质制滋润 。汝窑器出汝州,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胎滋润,薄亦甚难得 。
生活雅趣与文化审美,尽在汝窑中

文章插图
对宋代汝窑瓷器的窑址众说纷纭, 更何况宋代汝窑瓷器的陶土及配方了, 因陶土和釉料出产地也已不同,其中的成分和含量与真品所用是不同的,想达到与真品完全相同,怕是古人穿越回到当今,也是很难做到的 。
【生活雅趣与文化审美,尽在汝窑中】据说,汝窑油料中掺有玛瑙,而玛瑙在当时亦是珍贵的物料,而掺入玛瑙后的釉料,会显出彩虹般的明丽与甘露般的晶莹;汝窑器表均经过多次施釉,致使釉质肥厚莹润,精光内敛,形成温润如玉的质感,凝重沉静 。开片处亦自然如神造 。色泽上,“天青为贵,粉青为尚,葱绿天蓝弥足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