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食物不耐受及应对方法

【婴幼儿食物不耐受及应对方法】当给宝宝吃一种食物,宝宝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之后,很多妈妈以为是食物过敏,其实还有可能是食物不耐受 。育儿专家指出,婴幼儿发生食物不耐受是比较多的,要跟食物过敏相区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婴幼儿食物不耐受及应对方法:
婴幼儿食物不耐受及应对方法
1 发生食物不耐受的原因
对于食物不耐受发生的原因,一部分专家认为,食物不耐受是人体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的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可能引起所有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和疾病 。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食物不耐受是体内缺乏消化某些食物的消化酶,或者酶的活性低,而导致某些食物不被人体肠道完全消化,产生的食物不良反应 。它虽然属于食物不耐受,但它不涉及免疫反应 。例如,有的人进食牛奶或奶制品后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腹泻、腹痛等,就是因为体内缺乏乳糖酶或者乳糖酶活性低引起上述症状,这便是乳糖不耐受 。
2 食物不耐受具有时效性
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某种物质的应激反应是有时效性的,去掉外来刺激(即禁食不耐受的食物)后,机体中的特异性抗体会慢慢消失,从而使身体逐步恢复正常 。大多数人在经过6个月以上的禁食,待症状完全消退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大部分食物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重新接受,只有极少部分的孩子仍然存在不耐受症状 。
恢复不耐受的食物时,先恢复营养价值高但不耐受程度低的食物 。应先选择这种食物的一种简单制品,每次只能恢复进食一种不耐受的食物,确定没有不良反应时才能再加下一种 。
【推荐阅读】
宝宝反复腹泻或是乳糖不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