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拍卖市场的新宠

温作为形容词,含义有二:不冷不热谓之温,柔和谓之温 。许慎说:“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这恰到好处的温度,不过分锋芒的性格,恰合了国人信奉的中庸之道 。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 。保持理性,不偏不倚,而又能坚持,这就近了君子所谓的“仁” 。具体到寿山石上,“温”是一种不炫不燥的内敛品格 。直接从矿脉开采的山坑石多少会有些“火气”,而深埋水下的水坑石光泽又有些过分冰冷,而田黄,经过泥土的浸润,确实有着介于二者之间的中庸品格,将这种品格定义为“温”,再合适不过 。

田黄拍卖市场的新宠

文章插图
清朝后期雕刻田黄的刻工,都是要以银子计算的 。我甚至推测一块都不会随便丢掉 。除了火灾烧毁之外,水灾、地 震也总有一 天会回到桌面上来 。现在,田黄价格昂贵,也像字画一样 。半桶水的人找田黄,整天在红筋、红格、萝卜纹里面转 。看到了寿山石的石卵子,也不知道是田黄 。还有,像小青年石农那样,看到内外颜色有变化的印材都说是染色的 。可是,自己又染不出来 。不过所有摆摊卖印材的石农,他们是绝不可能出高价购买田黄的,他们的印材都是相对便宜的多进的料 。他们从市场高价购得田黄,什么时候才能脱手赚钱很难说,他们是不会冒这样的风险的 。更不要说,今天年轻的石农还没有见过田黄的一定不少 。读书又少,又懒得钻研 。
田黄的优异表现引起整个市场的关注,甚至有媒体直接用“田黄年”来形容当年的田黄市场 。而据福建省民间艺术馆编撰的《2012年度寿山石市场分析报告》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2012年全年共上拍田黄326件,成 交245件,成 交总额达到3.9671亿元,占寿山石拍卖市场总额的71.2% 。”七成的份额由田黄占据,不得不承认,“田黄年”的说法拥有充分的数据支持 。然而,随着2013——2015年的到来,田黄的市场热度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更加火爆 。尤其国内市场高端拍品价格高升至千万元以上,而顶 级田黄却稳稳的攀升至千万、上亿元级别,此消彼长之下,不论是拍卖行、收藏家,还是投资者,都无法忽视对顶 级田黄资源的争夺 。
田黄拍卖市场的新宠

文章插图
田黄鉴别方法:(1)测量石质 。运用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石质进行测试,以确定其主要矿物组成以及样品的密度 。(2)观察石形 。山石仿造的田黄砾石形态通常为单调的浑圆状,表面光溜,缺少天然田黄表面的大小不规则状凹坑与沟槽 。(3)观察石皮 。仿制的石皮质地较干涩,皮色较鲜艳、均一,不自然;而天然石皮质地较细滑,色泽较柔和,颜色不十分均匀,非常自然 。(4)观察石色 。经染色处理的田黄仿制品总体上颜色较均一,有些过于鲜艳,有些过于色浓,不够柔和 。
田黄为寿山石之一种,产自水田,色黄,故名 。以柑橘黄、金黄为上品,枇杷黄、桂花黄次之 。田黄与芙蓉石、鸡血石号称中国“三大印石” 。杨玉璇是明末清初著 名工匠,他善雕寿山石,刀工精湛,清代康熙年间曾供职清宫造办处 。
田黄拍卖市场的新宠

文章插图
乾隆皇帝把它视为“独尊”的至上品 。三连章中一枚刻的是“乾隆宸翰”,(宸翰,指北斗七星最前端领头的那一颗)也视为帝王的墨宝,显示了帝王独尊的至高无上 。而第 二方章的“惟精惟一”阐释了治国要居安思危的执政理念,同时也表明田黄本身是大地至精唯 一的精华 。只有至上有德的帝王才配拥有 。而椭圆形刻的“乐天”侧有天授神权知命乐天的自然之道 。这是典型的帝王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