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鉴定指南

我们今天依然可以想象一个个驼队穿越漫漫黄沙、戈壁峭石,翻葱岭、穿新疆、越黄土高原、过黄河、进中原、下长江,最终运到景德镇 。加上苏麻离青十分稀 少,从元至正到明宣德以后便绝迹了,现在只能看到一个一个的废洞 。可想这苏麻离青比黄金更要贵重,元青花珍贵也就不足为奇了!

元青花鉴定指南

文章插图
2005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在伦敦佳士得举办的“我国陶瓷、技能精品及外销技能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钱后为1568.8万 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创下了我国艺术品在国际上的最 高拍卖纪录,也开端令元代青花瓷器走进更广泛的群众视界 。
中期的元青花色泽明亮,但青花以兰为主,泛点点灰色,很幽青柔和,与近代青花都不同,唯独这几年来高仿至正型青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仿品的兰艳浓重的程度实不易区分 。因此凡遇到至正青花时应多从其它方面进行比较,不应被色调所迷惑,但一般高仿品虽色泽相近,其老化程度远远赶不上自然老化或刚出土的真品 。
元青花鉴定指南

文章插图
专家说元青花的人物或人物故事来源于元曲杂剧,其实也不尽然 。元曲杂剧其实是当时的文人在说话、平话的基础上改编的,以满足中上层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今天听音乐会一样,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或者都舍得出大价钱的 。应该准确地说,元代青花的人物和人物故事,主要源自于说话、平话等市井伎艺 。
元青花(又称元青花瓷),即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成熟的青花瓷兴盛于元代,纹饰的最 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青花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的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的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众多周知,被学界、收藏界公认的元青花完整器全世界仅三四百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品,估价均过亿 。
元青花鉴定指南

文章插图
元代青花瓷器的胎体,有些洁白,釉面纯净透明;有些胎色泛灰,釉面白中带青或是较为乳浊 。器面上的青花呈色更会因为鈷料来源不同而产生相异的色泽 。
【元青花鉴定指南】近年来,世人对元青花瓷器的认识在不断提高,随着国内外考古发现的增多、收藏的扩大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元青花瓷器已成为一个受到格外关注的中国瓷器品种 。2010年,中国水下考古在西沙群岛海域首 次发现元青花瓷器,不仅大大补充了古代南海贸易航线上的实物资料,还对研究元代青花瓷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如今,海南收藏业界人士将海瓷元青花誉为海瓷“五花”之首 。据最 新的不完全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在海南已经发现的海瓷元青花有两万多件(片),其数量之大、品种之多以及信息量都足以令世界瞩目 。能够成立一家南海海上丝绸之路·海南元青花博物馆,成为海南元青花收藏业界人士的共同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