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不单单价值高,艺术价值更高!

【钧窑不单单价值高,艺术价值更高!】看到钧窑月白釉时 , 我们才恍然忆起钧窑其实是北方规模较大的生产青瓷的窑口 , 在众多蓝紫、玫瑰红色窑变的背后 , 还有这样一种如月亮光晕一般清冷的釉色 。而且本件器物造型尤其罕见 , 如八面的佛龛 。

钧窑不单单价值高,艺术价值更高!

文章插图
清代钧釉 , 由于历史原因 , 钧瓷至明代已经断烧 , 到了晚清钧瓷又开始恢复 , 当时主要用风箱小蓝碳窑烧制 , 所谓的“炉钧” 。炉钧釉是一种特殊的钧釉 , 与前代相比 , 釉内溶剂成分较多 , 故釉高温下流动性较大 , 冷却时容易析晶 , 所形成的窑变效果很奇特 , 釉色有朱砂红、天青、天蓝带各种紫等 。
钧窑地处今河南省禹州 , 在宋、金对峙时期这里属于金代统治范围 。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处理等方面与典型的宋代钧窑有一定差异 , 或为金代钧窑制品 。
钧窑不单单价值高,艺术价值更高!

文章插图
钧瓷属于低温素烧、高温釉烧的二次烧成制品 。首先在素胎烧成后 , 再多次施釉烧成 , 最 后釉的厚度可达3毫米 。许多花盆和出戟尊脚下的聚釉更明显 , 有许多烧成后的碗 , 其釉流聚于碗底可厚达10毫米 , 这些也成为了钧瓷的一个特征 。
钧釉是一种蓝色乳光、青中泛红的釉 , 色调有天青、天蓝、月白带多种 。还创烧了高温铜红釉 , 因为色泽不同 , 又有朱砂红、胭脂红、海棠红、鸡血红、茄皮紫、玫瑰紫等名称 。还创烧出一种窑变釉 。器面各种釉相互熔合、流淌 , 千变万化 。这是一种在底色釉上有意洒上其它釉色 , 经过高温烧成 , 蓝色乳光青中泛红的钧釉 。红釉(钧红)、窑变釉 , 是钧釉的特征 , 钧窑器物的釉一般都比较厚重 。碗多里部满釉 , 外部只施半釉 。
钧窑不单单价值高,艺术价值更高!

文章插图
清代景德镇官窑仿钧瓷主要集中在雍正年间 , 嘉庆、光绪年间也有仿钧瓷 。清代雍正七年 , 恢复了钧瓷的制作 , 一是仿北宋红釉 , 底部无釉 , 二是以天蓝 , 月白为主 , 雍正官窑仿钧瓷大多有篆书刻款 , 较易识别 。但如果不落款的仿钧器要仔细鉴别 。其造型和釉色虽乱真 , 但雍正仿钧瓷器的红釉 , 釉色较淡而且较薄 , 有的器物在凸现的出棱部位能看到白色胎骨 , 其底部虽大多涂有一层黑色釉汁 , 但胎土却为白色 , 更为典型的是不见蚯蚓走泥纹 。清代后期的仿钧瓷普遍演变成为窑变釉 , 釉面变化丰富 , 奇状惊人 。光绪时有仿钧瓷鼓钉三足洗和碗 , 但是釉色以天青色为主 , 没有红斑和紫斑 。
窑变釉是一种艺术釉 , 变化最多 , 色彩最丰富 , 形态也最复杂 。它的最初出现完全是偶然的 。人们按一定的配方 , 制成某些釉料 , 施于制品入窑焙烧后 , 产生了出乎意料之外的颜色和形态 , 钧窑的釉色基调是青色 , 偶然有在青色中出现或深或浅的红色或紫色来 , 而这种紫色 , 有时像云后迸射出万道霞光 , 有时像万里晴空飘浮的彩云 , 变化无穷 。人们对此现象无法解释 , 就称之为窑变 。在长期实践中 , 瓷工逐渐认识并掌握了铜红的成色技艺 。钧窑的瓷工是首先运用铜红工艺的 , 这说明当时已经能充分掌握铜元素的还原技术 , 这是瓷艺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 。钧窑不仅开创了我国窑变釉瓷器的先河 , 而且钧窑器物的成型和高超的烧窑技术 , 一直为后世赞叹不已 。